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培养适应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在水利、水电、水保及农业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部门从事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1) 掌握高等数学、力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2) 掌握农田灌溉排水技术以及农田水利水利规划理论;
(3) 掌握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掌握农业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的基本技能;
2、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工程设计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
(2)应用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3) 具有从事水利、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城乡供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能力;
(4)了解国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水利工程学科、土木工程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具有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报告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
3、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1)具有较好地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2)具有较强的社会素质和工程职业道德;
(3)具有终身学习的品质和创新的精神。
三、从业范围
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在水利、水电、水务及水环境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四、主干学科和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农业工程、水利工程;
相近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
五、主干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水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
专业主干课程:农田水利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工程水文、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经济、水工建筑物、水泵及水泵站、水利工程施工等。
六、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专业教学计划
见附表1:农业水利工程(本科)课程设置一览表
八、集中实践环节
见附表2: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一览表
九、学时分配与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教学计划课内总学时为2608,其中:第一模块课程学时占总学时46%,第二模块课程学时占总学时26%,第三模块课程学时占总学时14%,第四模块课程学时占总学时7%,第五模块课程学时占总学时7%;在必修学时中,理论学时数占93%,实验学时数占7%,实践教学34.5周。本专业学生毕业应取得的最低学分数为193,其中必修163.5学分,最低选修学分数为29,在选修学分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学分不低于3学分,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类课程学分不低于15学分;实践环节为34.5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