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不平凡的十年,也是西藏农牧学院踔厉前进、奋发有为的十年。这十年,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贺信回信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教育厅工作要求,学校教育事业迈出了新步伐、展现出新气象、取得了新成效。
这十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工作会议、全区教育大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高校相关回信精神,坚持“以本为本”,积极推进“四个回归”,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教学改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一、党的领导更加巩固

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全面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实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努力把培养“靠得住、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课程思政为补充、以课后活动为辅助”的“大思政”教育格局,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得到深入贯彻落实。
二、办学规模持续扩大




十年来,学校新增本科专业8个,现有本科专业36个,专科专业21个,广泛涉及农工理管四大学科,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高的匹配度。2022年秋季,我校在校生本专科生6731人,较2012年增长45.1%。近十年来,学校为全区输送全日制博士、硕士、本专科毕业生15000余人,其中70%扎根在全区各乡、基层农牧科技队伍、农牧龙头企业,60%以上工作在西藏农牧林水电行业,成为了我校立足西藏发展培养人才的真实写照。
三、规章制度逐步完善
十年来,学校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本科教育振兴、双创教育、双一流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以及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工作,加快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先后修订完善西藏农牧学院《本科教育振兴计划》《课程思政改革实施方案》《学分制管理规定》《教学基本规范》《教学项目管理办法》等30余项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四、教学管理不断优化




十年来,学校依托中央奖补资金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先后投资2860万元,完成了校园网络升级工程、“超星学习通”和校园无线网建设工程、网络机房升级改造和计算机机房建设、校内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教学管理水平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学校不断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下放管理权限、落实岗位职责、强化过程监督、完善教学考核”等方式,不断优化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各教学单位、教研室以及广大师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五、基础条件大幅改善




十年来,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实施教学条件改善工程。投资11355.603万元,新建综合教学楼、理工综合实验楼,校内教学用楼宇面积88587.15平米,较2012年增加39.53 %。投资1241.6万元完成多媒体教室改扩建工程,实现多媒体教室全覆盖,现有多媒体教室90间,智慧教室6间。投资1650.78万元,实施电站改扩建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对农场、牧场、果园以及3处校外实习基地的提升改造工程,对现有71个实验室进行了维护改造,2022年学院实验室各类仪器设备总值22000万元,较2012年增加了400%。
六、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十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面实施本科教育振兴计划,扎实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双一流建设等工作,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15个;获批“新工科”建设项目7个、“新农科”建设项目5个,“新文科”建设项目2个;《植物生理学》作为西藏自治区唯一课程入选首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动物遗传学》等8门课程获批自治区一流课程,《森林培育学》等8门课入选国家智慧课程库平台。累计获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65项,获批经费139万元。2012年以来,学校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期间完成了对现有36个本科专业和21个专科专业进行了2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更加贴近生产和就业需要。
七、督评体系日益完善




十年来,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系统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形成了以“三考一评”为主要内容,以“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同行评教、学生评学”为主要评价形式,以“专项检查、临时抽查、日常督查”为主要监督方法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出台了《教学督导管理规定》《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2021年学校申报入选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第一届理事单位。
八、人才质量稳步提升




十年来,学校立足西藏积极社会发展需要,率先提出了服务强边兴藏的“培根铸魂+教书育人”双强模式和“复合性、融创性、实践性”三位一体的高原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推动专业融合发展、提升实践教学比重、实施双创计划项目、广泛开展学科竞赛、落实学分制改革以及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途径,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十年来,学校立项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745项,投入经费700余万元,学生发表论文256篇,授权发明专利32项。学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130余项,学生参赛成绩连续多次居于全区高校综合排名第一,位列全国农林类高校人才培养相关指标表现中“学生竞赛”第十名。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先后实现了西藏高校一等奖、特等奖零的突破。
(供 稿:教务处 审 核:黎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