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丹心育桃李 芳华铸师魂】冯西博:勇于创新实践 潜心教学研究

发布日期:2024-09-12 浏览量:

冯西博,男,汉族,1973年2月生,副高职称,硕士生导师,植物科学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从事农学专业基础课《遗传学》、《作物学通论》教学和研究工作。

冯西博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摸索一套探究为先,实践引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课堂教学上,他打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创新性把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引入高校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究和思考中形成知识,培养能力。针对学校农学专业民族生源较多,学生基础薄弱,创新性和自主探究能力弱这一情况,他多措并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在案例教学和案例设置过程中,既要结合实际、有挑战度,又要让学生听得懂、理解得了。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他在教学中增大了实验教学的比重,将遗传学实验分为基础必修、综合性必修和综合性选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他不断推动教学模式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思考。一份努力,一份收获。在第四届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中,他获新农科教学创新大赛西藏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获批西藏自治区重大教育课题一项。

冯西博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他对基础薄弱、学习困难的学生,耐心指导,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当学生面临毕业设计无从下手的时候,他从最基本的实验着手,循序渐进逐渐深入,从整体设计到技术细节均耐心细致的指导。从论文的结构到语言描述,都不厌其烦的修改。对于生活中有困难的学生,他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他们生活上的难题,三年来,累计资助学生5000多元。他用自己的爱心和关怀,温暖着学生的心灵,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冯西博还从事植物科学学院实验中心工作,工作很忙,任务很重,但他从来不叫苦叫累,积极投身工作当中,从未因个人私事请过一次事假。多年来,他始终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和执着,无论工作多忙,他从不让一堂课上成“水课”。为使课堂讲授更加生动,案例更加丰富,他查阅国内外各种资料,融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备课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情。为使教学科研有机融合,他还积极申报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类项目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获批和申报发明专利各一项。作为实验室中心主任,他认真履职,主持完善实验安全管理制度设立和修订,完成了高原作物种植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平台建设,申报了2025年两个教学平台建设,申报项目资金900多万元,为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