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

发布日期:2020-03-13    点击:
 
前言
    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公众防控意识和能力,是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的重要保障之一。为切实加强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学校和学院将通过官网官微、校园门户网、微信公众、班级群、微信群、电话等多渠道多手段加强对师生的卫生健康教育,普及推送病毒相关知识、个人防护、重点人群防护、居家防护和消毒、出行防护、重点场所防护、就医防护、心理防护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引导师生养成健康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防护意识、增强防护能力,共同筑起防控堡垒,确保师生安全。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2020年2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 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当地时间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根据评估,世卫组织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称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 
   2、病毒特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处在早期快速变化阶段。中国已公布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这将有助于全球科学家和公共卫生组织加入诊断试剂的研发,及病毒致病性研究。国家卫健委已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将其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 
    3、传播途径
    卫生防疫专家强调,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4、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 。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
    
(一)勤洗手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 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3、正确洗手需掌握七步洗手法:第一步(内):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弓):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大):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立):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4、哪些时刻需要洗手?(1)传递文件前后,(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4)吃饭前,(5)上厕所后,(6)手脏时,(7)在接触他人后(8)接触过动物之后,(9)外出回来后。
  5、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 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二)戴口罩
  1、口罩该怎么选?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正确使用口罩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3、什么时候佩戴口罩?(1)去医院看病时。(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3)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需在相对密闭或人多的空间中停留较长时间时。(4)如果在一个办公室或者一个班级内,有同事或者同学出现感冒、肺炎时。(5)患者与人近距离接触时。

 
(三)其它注意事项
   1、如何就医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2、就医注意什么
    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或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3、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
    4、良好的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5、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六、
   6、关于密切接触者
   1)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即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2)密切接触者应该怎么做?
   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或可疑暴露后14天。居家医学观察时应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必须外出,需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并要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医学观察期间,应配合指定的管理人员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应立即到定点医疗机构诊治。医学观察期满时,如未出现上述症状,则解除医学观察。
   3)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及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7、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你是-个密切接触者,该怎么办?不用恐慌,按照要求进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果是在家中进行医学观察,请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8、咳嗽和打喷嚏要防护。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或打喷嚏后,别忘了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在公共场所,不要随意用手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不要随意吐痰。
    9、避免与特定人群接触。因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大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因此应避免与任何有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另外,还要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友情链接: 西藏农牧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2015-2016  西藏农牧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地址:西藏林芝市巴宜区育才西路100号  邮编:8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