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国之利器,而科技发展,离不开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支撑与无私奉献,黄大年就是其中优秀的一员。58岁离世,终身醉心科研、没有任何职务,但他的名字却感动着中国,成为千万知识分子的楷模与榜样。2017年6月21日,我院召开专题学习会议,由李成林副院长组织大家学习了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达瓦书记代表学院向大家提出了学习要求。在暑假期间,我院充分利用单位网站、工作QQ群、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学习宣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
会议强调指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24个字既是对黄大年一生
事迹的高度概括,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知识分子的重托。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钱学森是老一辈海归科学家的光辉典范,黄大年则是新时期留学归国人员的优秀楷模。黄大年的赤子之心、“拼命三郎”作风令人折服。会议希望要求,全体教职工应率先向黄大年学习,不忘创新创业、为国奉献的初心,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2009年放弃海外高薪,作为国家“千人
计划”特聘专家回到祖国,并选择了母校吉林大学做全职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成为东北第一个引进的“千人”专家,在日常工作中,他没日没夜地工作,7年间,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2017年1月8日13时3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与世长辞,享年58岁。2017年4月28日,教育部追授吉林大学黄大年教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7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