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校2023级研究生参加首届全国透明岩土与工程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09-01    点击:


为促进透明岩土技术在我国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学术交流,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与工程实践,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指导,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首届全国透明岩土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25年8月22日在江苏省常州溧阳市召开。

透明岩土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研究方法,通过采用透明土材料模拟天然土体,结合光学测量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土体内部渗流、变形及温度等物理场的非侵入、全过程、可视化观测。该技术为解决滑坡、泥石流、隧道塌方、地面塌陷等岩土工程灾害防控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与研究视角。本次会议聚焦透明岩土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前沿发展与工程实践经验,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及产业界代表提供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推动土木工程学科的理论创新与技术发展。 

本次会议邀请了重庆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汉龙,天津大学教授郑刚,同济大学教授陈建峰等专家进行特邀报告,西藏农牧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王培清教授团队2023级研究生刘镇、周钺、汪奇和刘联臣4名同学参加此次会议,并在研究生专场,周钺做了《藏东南松散砂土碎石桩加固过程的排水–剪切协同机制及其灾变透明化研究》;刘镇做了《冻融循环作用下粗颗粒土路基的力学特性研究》;汪奇做了《藏东南地区粗颗粒土改良与修复研究》;刘联臣做了《InSAR形变场驱动下的边坡灾变透明机理解译与防控决策优化》的学术报告。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推动我国岩土工程领域的技术革新与理论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会议通过集中展示透明岩土技术的最新突破与前沿应用,将为破解岩土体内部变形、渗流及灾变过程可视化监测的共性难题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它不仅为学术界和工程界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更有助于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研究成果向重大工程实践转化,最终为提升地下工程安全防控能力和行业科技进步注入强劲动力。

文:刘镇

图:刘联臣

校审:王培清

 

 

 

 


友情链接: 西藏农牧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2015-2016  西藏农牧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地址:西藏林芝市巴宜区育才西路100号  邮编:8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