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我校2个“林芝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专项(校地合作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日期:2022-05-13浏览量:

受林芝市科技局委托,5月12日科研处组织有关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审阅材料和质询答辩等方式,对2020年立项资助的2个“林芝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专项(校地合作)项目进行验收,2个项目均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顺利通过验收。科研处副处长商鹏、林芝市科学技术局高新科负责人鲁成林、2个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参加此次验收会。
从验收结果来看,专家组认为资源与环境学院杨文凤副教授承担的校地合作项目“林芝农业科技园区花卉景观设计与应用(一期)”(项目经费50万元),根据实地现状,在林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米林农场内,在占地10亩的荒地上进行了整体景观设计,完成了场地整治、道路、水池等基础建设,设计完成了集观光、休闲、科教、科普、采摘、生产于一体的植物景观园区;对原产于林芝本土的野生观赏植物(大花黄牡丹、菖蒲、青甘韭、金银木)进行了引种、驯化,建成了占地1500m2的资源圃地;引种了洛阳牡丹、玫瑰、菊花等特色赏、食、药等植物资源,形成了以牡丹、玫瑰、菊花为主的景观植物观赏区,已经形成了牡丹花茶产品;完成研究论文1篇,培养研究生1名。植物科学学院牛歆雨副教授承担的校地合作项目“四季草莓新品种筛选与脱毒扩繁研究”(项目经费50万元),项目已引进草莓新品种18个,种植筛选出适应西藏林芝的四季草莓优良品种4个(妙香7号、蒙特瑞、随珠和阿尔巴)。同时开展了妙香7号、蒙特瑞等4个品种的垄作栽培和立体栽培模式比较,针对产量、品质和抗病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适合林芝的高产优质四季草莓立体配套栽培模式1套。建立草莓脱毒组培快繁技术体系1个,完成脱毒苗3万株,示范种植优良四季草莓品种25亩;收集保存西藏野生草莓种质资源30份。项目发表文章1篇,培养本科生2名,培养技术人员7人。
“校地合作,服务地方”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现实需要,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实施。校地合作项目自2015年启动实施以来,在林芝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截止目前已有23项目获得资助,资助经费共计382万元。项目皆以服务地方需求为导向,紧密联系林芝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稳定,推进了特色农牧产业、乡村振兴等实际问题,为地方科学决策服务,推动了林芝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