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校际交流谋发展 他山之石借经验

时间:2016-05-18   点击数:

—农村与区域发展特色专业建设校际交流考察

4月27—5月10日由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院长助理李卫星、植物科学学院余小林副院长和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带头人孙自保教授分别带队,前往扬州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就农经学科及农科类相关专业建设和本科审核性评估工作等进行了考察交流。

考察小组在吉林农业大学考察交流中,重点参观了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专业实验室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吉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的党委书记郝庆升、院长曹建明、党委副书记武杨、副院长王艳华和部分教师参加了座谈会。我院农经学科考察学习小组参加了座谈交流。

会上,孙自保教授介绍了我院农经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谈到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吉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郝庆升书记和曹院长分别介绍了农经实验室建设、科研发展成就和农经学科的发展历程。双方就专业建设特色、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农经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参观考察了农经专业实验室。

考察小组在扬州大学考察交流中,主要与商学院、园艺学院、农学院和人文社科处进行了座谈交流并考察了科研和实习基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考察小组重点与农学院农村发展与信息技术系在专业办学理念、建设思想、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践教学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农学院党委书记郭文善、院长刘巧泉、副院长严长杰与农村发展与信息技术系部分教师参加了座谈交流。

会上,我院院长助理李卫星说明考察的目的,并简要介绍了我院发展历史和面临的挑战,希望能了解扬大专业建设和本科审核性评估的做法和经验。植物科学学院副院长余小林介绍来看我院的学科建设情况。随后,农学院院领导通过农学院宣传片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绩。农村发展与信息技术系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建设情况和办学特色。扬州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经过发展探索出了自身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采取了“张家港班”、“常熟班”校地合作订单模式和卓越农区人才办学模式与经验,办学特色鲜明,尤其是校地合作订单培养卓越农区人才办学模式值得借鉴学习,会后参观了专业教学科研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作品。

通过本次校际交流活动,我院教师与扬大教师共同加入农区专业群并在科研上结了对子;通过本次校际交流活动,了解了区外高校办学宗旨及办学理念,了解区外高校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专业建设活动、教科研活动及成果、师生培训、学校管理与发展等方面。希望今后双方与区外兄弟院校广泛开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农区人才培养特色化、精品化,力图通过本次活动为我院农区专业建设后续教育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版权所有:© 2015-2016  西藏农牧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地址:西藏林芝市巴宜区育才西路100号  邮编:860000  电话:0894-5822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