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11月项目负责人王建林与隆子县人民政府进行了沟通,双方共同起草制定了2019年度隆子黑青稞项目实施方案。在2018年寒假期间,高学院长多次打电话关心此事。经2019年3月初项目负责人王建林与隆子县主管农业的巴桑旺堆常务副县长和隆子县农牧局有关领导进行协调,并经隆子县常委会议通过,由隆子县出资150万元,西藏农牧学院提供技术支持,在隆子黑青稞主产区选择200亩试验与示范地,组织多学科的力量进行协同攻关,重点开展黑青稞丰产专用肥研发、盐碱改良技术研究、丰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工作,力争通过1年时间的协同攻关,突破制约黑青稞产量提高过程中的关键限制因素,研发成功黑青稞专用肥1种、盐碱地改良技术1-2套、黑青稞节水—省肥—简化管理—丰产栽培技术模式2-3种,实现200亩试验区黑青稞平均产量较群众常规种植方法增产60斤/亩,为隆子黑青稞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王建林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行请假到项目区—隆子县热荣乡袄塘村开始开展项目。在隆子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隆子县农牧局、热荣乡、袄塘村等单位的积极协助下,项目组克服试验区地理位置偏僻(距离县城约50km,其中35km为土路)、海拔高(约4200m)、气候寒冷多变、土壤多砾石、物资采购困难等多种客观限制条件,严格按照2019年度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利用将近1个月的时间,全面安排了播种前的农田灌溉、并采集了相关土样,测定了土壤盐碱度等相关指标。同时,根据隆子县土壤偏盐碱性状况,专家组应用所研发的新型土壤处理剂和新型肥料进行了田间的施肥及土壤处理工作。同时,运用项目组研发的2种大型新型农业机械进行了田间的播种工作。为了提高农民种地的科技水平,在项目实施的播种环节中,当地村民广泛参与其中整个过程中。目前,本项目已顺利完成200亩试验地的春播作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