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拓宽学生自主学习渠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植物科学学院于2020年8月26日特邀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崔瑾教授一行三人,联合学校图书馆、电教中心引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项目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项目、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当日下午,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崔瑾主任一行三人到西藏农牧学院图书馆进行生物类虚拟仿真软件安装与培训,现有360多台电脑学生可以使用。本次南京农业大学共享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提供植物组织探秘、细菌DNA提取实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三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软件,帮助学生随时开展自主学习,显著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双方加强合作共建,积极推进虚拟仿真项目研发和应用共享,为人才培养做出贡献的有力举措。欢迎广大师生使用!
本项目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的逼真性和动画的有趣性、互动性和游戏性,提供“有趣、立体、逼真”地学习、观察和认识植物各组织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分布部位,主要包括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分泌组织等。
本项目通过提取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学习和掌握苯酚氯仿法快速提取DNA的方法原理及操作步骤(包括破碎细胞、提取、纯化除杂、保存等),并了解DNA的理化特性。
本项目通过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系统的仿真操作,帮助掌握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一般流程。通过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各个功能区及所用设备的功能和使用介绍,模拟菌种选择、培养料制作与灭菌、无菌接种、发菌和出菇管理等关键环节,帮助熟练掌握上述几个关键环节的参数、检查、监测等食用菌生产的基本技术,同时掌握食用菌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物学特性。
今后南京农业大学与西藏农牧学院将在现代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上进行更多深入合作,共建共享更多虚拟仿真项目,为促进西部高校教学改革,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