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祖国华诞,厚植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在国庆节期间,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西藏农牧大学植物科学学院联合举办了“月满华诞·学海同舟”研究生研学活动。20余名两校学子齐聚一堂,通过沉浸式体验与实地探访,深入挖掘藏东南的文化根脉、红色精神与乡土风貌,在行走中求索真知,于实践中砥砺思想,感悟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与时代之势。
文化溯源:触摸藏东南的文明脉络
研学之旅首站,团队走进藏东南文化遗址博物馆。步入展厅,时光仿佛倒流,古老文明的气息扑面而来。陈列的藏族服饰、节庆器具与历史文物,虽静默无声,却诉说着岁月的厚重与民族生活的诗意。讲解员细述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从丝线的纹路到图案的寓意,从色彩的温度到工艺的灵魂,无不展现藏族文化的审美智慧与精神内涵。学生们驻足凝望,沉浸于文物承载的文化张力,不仅收获知识,更在心底激起对藏地文明的敬意与思考。藏东南的风,穿越雪域高原,拂动青春的心弦,启迪学子们以“感悟”而非仅“看见”的方式理解文化。


红色洗礼:于记忆中汲取信仰力量
随后,研学队伍怀着崇敬之心前往林芝烈士陵园。这片松柏掩映的土地,承载着为信仰与使命献身的英雄故事。碑石肃穆,铭刻着援藏干部与革命先烈的牺牲与坚守。献花、鞠躬、默哀的仪式中,学生们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精神震撼。纪念墙上的文字诉说艰苦岁月中的无私奉献,历史的光影化作思想的火种,点燃青年心中的理想信念。红色基因不仅是缅怀的记忆,更是行动的召唤——它激励新时代青年将对祖国边疆的热爱,转化为扎根实践的信念与力量。

乡村特色:从沃土中感悟时代脉动
研学之旅的最后一站,师生们走进林芝巴吉村,融入以“地域特色+文化赋能+数字经济”为主题的水果节盛会。集市上果香四溢,歌舞欢腾,民族风情与现代营销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画卷。学生们走进庄园,沉浸式体验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实践案例:数字化营销为传统农业注入新动能,乡村旅游以生态之美为核心,塑造出独具魅力的区域品牌。管理学与经济学的理论,在此与现实的脉搏共振。学子们围绕“文化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地域如何铸就品牌”“创新如何驱动可持续发展”展开热烈讨论。巴吉村的沃土,不仅孕育累累硕果,更启发青年学子对乡村振兴与时代发展的深层思考,呼应了“知行合一”的活动初心。


青春共鸣:思想升华与使命担当
这场跨越雪域高原的研学之旅,是一次以学践行、以行悟理的生动实践。自然壮美、文化深厚、信仰崇高与产业活力交织,淬炼了学子们的心灵,升华了他们的思想。未来,西藏大学与西藏农牧大学将进一步深化协作,拓展研学实践路径,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融入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以青春的智慧与奋斗,助力雪域高原的繁荣与长治久安。


文稿:涂京珂(2025级农村发展)
图片:李娜、刘天平提供
审核:刘天平、史玮、达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