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业教育、强化同学们的职业规划、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创业,2025年秋季开学后植科学院决定在全院推行以“情系母校,智启未来”为主题的杰出校友系列讲座活动。
2025年8月21日晚,学院首期“情系母校,智启未来”杰出校友系列讲座在二教2308智慧教室隆重举行。本期主讲嘉宾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所长、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岗位专家专家唐亚伟研究员,他以《西藏青稞种业科技创新发展与展望》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了一场融合科研前沿与职业规划的精彩报告。植科学院院长次仁央金出席报告会并讲话,报告会由副院长史玮主持。
唐亚伟研究员1998年毕业于西藏农牧学院农学系,深耕青稞研究二十余年,主持选育藏青17、藏青3000等16个新品种,推广面积超340万亩,为西藏粮食安全与农牧民增收作出突出贡献。讲座中,他结合PPT数据指出:“青稞占西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0%以上,不仅是高原‘粮仓’,更是富含β-葡聚糖、多酚类物质的健康谷物,其营养价值显著高于小麦。”通过对比实验数据,他详细阐释了青稞在抗氧化、降胆固醇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唐亚伟系统回顾了西藏青稞育种从引种试种(1950年代)到现代生物技术(2020年代)的五大发展阶段,并重点介绍了团队突破性成果。

作为校友,唐亚伟深情回忆了母校培养对其科研之路的奠基作用,并鼓励学弟学妹:“农业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但每一粒种子都可能改变高原农牧民的生计。”他特别提到,青稞秸秆作为牛羊饲草的价值,以及种业创新对西藏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唐亚伟十分关心同学们的就业创业工作,对同学们的职业规划提出建议,也欢迎同学们去农牧科学院进行深造和工作,为高原农牧事业做出贡献。
讲座结束后,次仁央金院长深情鼓励参会学生,对唐亚伟研究员表示感谢,未来他将深度参与学院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
下一步,学院系列讲座将持续邀请农业、生态等领域的优秀校友返校分享,搭建产学研联动平台;邀请就业创业优秀校友和各行各业先进校友,树立典型,以榜样力量带动引领植科学子积极进取、奋力上进、实现辉煌。

背景链接
唐亚伟研究员曾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主国家级项目44项,发表SCI论文5篇,其团队成果获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7项。
撰稿:史玮
审核:史玮、达瓦、次仁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