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祖庆简介
蒙祖庆,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植科学院副院长。2007年7月到西藏农牧学院参加工作,长期从事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工作。现为西藏农牧学院作物学学科带头人和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针对西藏高原油菜和玉米生产需求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重点开展甘蓝型油菜的西藏高原本土化遗传改良和西藏玉米种质资源及其高原杂交玉米选育。通过西藏油菜种间远缘杂交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创制了早熟耐寒耐旱西藏甘蓝型油菜新群体,培育稳定品系200多个,完成早熟、耐寒、耐旱、优质等特异材料及部分相关基因的挖掘;育成的特早耐寒甘蓝型油菜新品系实现了浪卡子县海拔4461m试验点的正常成熟,为下一步高寒区小油菜的品种更新换代奠定了基础;开展西藏甘蓝型春油菜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完成甘蓝型春油菜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种(F1)的配套选育;首次开展了西藏油菜航天育种试验;开展西藏高原油菜光温利用效率、高寒响应机制及其品种配制等研究,构建高原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新模式。作为第一执行人开展西藏高原玉米地方种质的考察、收集、鉴定、保存与利用工作,初步弄清了本底,揭示其多样性特点,理清了种质血缘,提出了西藏玉米的传入观点,建立了西藏地方玉米自交系并预测其杂种优势模式,在粒用、青贮和鲜食玉米方面配制了若干的杂交种(组合),适用于西藏高原区试验和种植。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厅青年创新项目1项、西藏农牧学院“雪域英才”计划和青年基金各1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承担《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等课程的教学。先后荣获西藏农牧学院优秀教师、优秀青年科研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和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