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苑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苑要闻 - 正文

感恩奋进|| 植物科学学院: 我们的这十年

发布日期:2022-10-12 浏览量:

  在不平凡的十年里,植物科学学院坚持党对高校的集中统一领导,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育人育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强化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工作本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将党建思政工作与事业发展工作紧密结合,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高原农业、高原生态”为主线,以高原农业作物为优势,探讨事业改革发展新问题;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院科学专业、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有了稳健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目标;抓住“新农科建设”机遇,谋划学科专业建设思路,确立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了十四五发展规划;通过党委积极努力,师生的工作学习动力和建功立业劲头不断得到提升,激发出了强烈的工作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党员智慧力量、教育教学主导作用,调动起了全体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党组织核心领导和党员队伍模范作用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党建工作卓有成效。在植科学院党委领导下,举办院级党校20期,建强1个“党员工作站”和1个“党员之家”,改革师生党支部设置,配齐配强3个教工党支部、4个本科生学生党支部、1个研究生党支部委员成员,完成了2届党委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核心领导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

 

  教学工作突飞猛进。十年来,植科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第一,本科教学质量得到有效进步,7个专业全方位实行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内地高校实现“1+2+1”联合培养模式,先后选派培养本科生46位学生,各专业本科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人员逐年增加,并且打破西藏自治区高校学生无国赛一等奖的记录,本科生参与国家、自治区及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达60多项,总经费达40多万元,学生发表论文4篇;第二,拓展本科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建设质量,新增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1个,获批国家一流专业1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1个,校级一流专业1个,自治区一流课程1个;第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现零的突破,10年里多方联系开发建设6个校外实习基地,先后派出350多名学生开展综合实习;第四,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有新的突破,申报获批各级各类教研项目近30多项,总经费超过500万元,发表教研论文17篇,核心3篇,省级普刊13篇;第五,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培养在读博士8人,在读硕士3人,引进师资9人,柔性引进人才3名,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支教教授2名,开展各个层次的教师外出短期培训和线上培训200多人次。

  研工作成绩喜人。植科学院围绕坚持“立足高原、面向西藏”、服务“三农”,坚持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生物多样性和高原农作物种植,紧紧围绕西藏黑青稞、油菜、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繁育研究和病虫害防范研究,为“种好一块田,养好一头牛,种好一棵树”保驾护航。十年来,成功研发了黑青稞栽培专用的新型农业机械、新型土壤调理剂、新型肥料和新型技术,黑青稞单产由不足200kg/亩提高到300kg/亩,实现了西藏黑青稞种植由传统粗放经营向农机农艺一体化技术的重大转变。筛选获得特早熟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10个和耐寒油菜品2个。明确西藏农田瓢虫主要分为2个亚科,4个族,10个属,共11种。

  对外交流广泛深入。植科学院在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五个方面与内地兄弟院校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共计邀请区外专家讲学15人次,区内外专家做学术报告25场次,选派了10多名骨干教师到华中农大、北京农大等进行交流访学。“三部四校”和“对口援藏”派遣了大批老师来学院,通过援藏、支教、讲学和访学,加强了学院与内地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使学院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科研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提高学院整体办学水平。2017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与西藏农牧学院推出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连续为学院培养了40余名本科、研究生。

 

 

 

  学生工作成效明显。植科学院坚持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放在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十年间,坚持“党建带团建”,以服务青年、培养青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丰富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各级各类获奖5000余项,国家级530余项,自治区级670余项,校级1200余项,院级2600余项,学生工作成绩显著。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建设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教育活动,组织“渊博杯”专业知识竞赛、毕业生模拟招聘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寒假社会调研活动各10场(期),建设3个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学院组织动员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在孝老爱亲、扶贫帮困、扶弱助残等社会公益事业中,无偿投入人力1200余人,累计开展主题帮扶活动25余次,募集服装1400余件、学习用品500余件,捐赠洗漱用品、生活用具等,总价值约7万元。其中,与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协同发展联盟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工程——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的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中,学院开展“孝老爱亲”公益爱心志愿服务活动更是受到上级领导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赞扬。

   (供  稿:植物科学学院    审 核:达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