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苑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苑要闻 - 正文

【喜迎党的二十大 农院十年发展巡礼】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 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发布日期:2022-10-12 浏览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不平凡的十年,也是西藏农牧学院踔厉前进、奋发有为的十年。这十年,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贺信回信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教育厅工作要求,学校教育事业迈出了新步伐、展现出新气象、取得了新成效。

  这十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根本问题,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为重点,着力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水平。

政治引领明方向    始终坚持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 

 

                 
  十年来,学校党委始终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以党史等“五史”、“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四讲四爱”等各大学习教育和主题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干部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不断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视度和参与度,坚持深入到师生中去,通过讲党课、上思政课,强化师生思想政治引领。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凝心聚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为示范,加强理论宣传、宣讲覆盖、理论研究,引领各级党团学组织政治理论学习走深、走实、走心,带领干部师生善于学习、勇于实践,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牢记嘱托担使命   不断夯实各族师生共同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十年来,学校始终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融入制度建设、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实践养成等各方面。近年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给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回信、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贺信、给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西藏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学校牢记殷殷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通过思政课主渠道、专业课思政环节、“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月、主题党(团)日活动、各类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校地共建、参观研学等渠道,加强各族师生群众交流交往交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一家亲思想根植各族师生心灵深处。十年来,学校两次荣获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3名个人、9个班级(宿舍)荣获自治区、教育系统、林芝市等民族团结模范评选表彰;2017年前后,西藏日报先后5次宣传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

协同创新抓落实    健全完善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十年来,学校坚持协同推进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安全稳定、队伍建设、评估督导等 “七位一体”,健全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体系。落实“大思政十育人”机制,激发各群体、各岗位的育人职责,整合各方面育人资源平台,形成育人工作合力。如: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和实训实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激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等,实施资助育人、心理育人;引导团学活动、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突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通过党校团校培训、“三联三进一交友”、“党员挂班”、“党建进宿舍”等,推进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推进管理服务部门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实现服务育人;科研团队和个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在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落实科研育人;坚持用好学习强国、青年大学生等各类网络平台,推广“易班”建设,打造网络思政中心,推出网络微视频、微党课、书画文学作品等,落实网络育人;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示范建设,焕发各专业、各课程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施课程育人。2021年学校《植物生理学课程》入选首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搭建阵地创平台    用好用足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力量   

                    
  十年来,学校将传统宣传阵地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积极打造多媒体宣传矩阵。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四讲四爱”、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网,开通了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以及 18个二级单位微信公众号,切实加强媒体及人员教育管理,确保宣传阵地建设规范。与公众村、巴宜区人民法院开展校地合作、德法共建,成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由南京农业大学引建全区首个针对农科学子思政教育设立的工作室——“云端农情”思政工作室,通过线上授课+线下服务+农情教育的方式,拓展了大思政网络平台。深入实施普法规划,以宪法日、国家安全日、网络安全宣传周、知识产权宣传周等契机,深入开展“法律宣传进校园”、 线上考试答题、普法学堂等活动,建强了法治文化平台;加强场馆建设,完善了图书馆、校史馆、西藏农耕文明展陈室、筹建广场、大学生文化长廊、“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图片展览室、西藏社会的发展进步展陈室等参观体验式教育模式,夯实了多元化育人阵地。结合中华传统节日、重大庆祝纪念日,依托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校园文化大舞台。2014年,学校获批全区先进校园文化示范校;2018年,获评教育部第四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2021年,获批自治区文明校园。

建好队伍强本领    不断注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源泉活水  

 

 
  十年来,学校逐年加大思政课专职教师的引进力度,2012年后,引进专职思政课教师5人,选拔思政兼职教师6人。创新思政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形成了“周末大讲堂”集体学习的好传统。认真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先后承办全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场会、新时代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学术交流会,搭建了思政课教师学习交流良好平台。启动思政金课建设工程,打造思政课程教学展示精品。设立校级党建和思政工作理论研究课题,组织干部教师开展党建类、思政类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来,思政课教师参与教育部课题2项、省级课题18项,发表文章79篇;1名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2名教师作品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优秀奖。

   (供 稿:院党委宣传部    审 核: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