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实施“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四项行动,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推动团学改革发展、夯实支部基础,着力于联系服务青年,不断提高共青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
(1)以团学改革为契机 持续深化从严治团

十年来,学校团委在完善已有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基层团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推进组织制度创新,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内在活力。坚持和完善团的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两制一课”、基层团组织工作制度、调研制度等。持续开展团校暨青马工程培训,充实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已开办18期团校暨青马培工程训班,累计培训团学干部、入团积极分子4800余人。持续开展基层团支部“对标定级”活动,通过具体量化考核措施,不断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扎实做好“推优”工作,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10年累计团员推优近5000人。持续强化工作职能,每年召开学代会、研代会,按时召开团代会,积极开展疫情防控、食堂卫生评查、图书馆文明劝导等“我为同学办实事”活动。
(2)以“挑战杯”“创青春”为依托 助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自2013年以来,学校累计获全国“挑战杯”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及优秀组织奖3项、“优胜杯”1项,参赛作品成绩连续多次居于全区高校综合排名第一,成为第十六届、第十七届全国“挑战杯”西藏唯一的发起高校;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6项。2021年,推报14件作品参加全区第八届“成才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其中自然科学类7件作品全部获奖,科技发明类7件作品3件获奖,6件作品赢得进入全国第十七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格,我校团委以团体平均分第一的优秀成绩捧回本届“成才杯”大赛的奖杯,并获得“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入围国赛的6件作品中4件作品获三等奖,1件作品进入全国终极赛获得特等奖。
(3)以社会实践锻炼为途径 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十年来,学校共组织近60支社会实践服务队共计2100余名青年学生,分赴不同市区的基层乡镇开展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党的理论政策宣讲、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科技支农帮扶、卫生下乡、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实践调查等活动,在深入社会、了解区情、接受锻炼、服务人民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2022年7月,校院两级团组织以“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组建11支下乡实践团,分赴林芝市百巴镇开朗村、米瑞乡米瑞村、林芝镇曲古村、米林县五保集中供养中心、工布江达县江达乡阿沛村等地,开展 “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发展成就”“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实践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好评和一致赞扬。
(4)以特色活动为抓手 活跃校园文化


十年来,通过开展“春之声 秋之韵”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强化校园文化示范单位建设,努力打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师生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催人奋进的精神乐园,相继开展了民族政策宣讲、民族团结故事我来讲、民族团结影片观影、“互帮互助”学习、“三联三进一交友”民族团结闪光行动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推出的特色活动精彩纷呈,如:植物科学学院“忙春耕春播 促丰登丰收”活动、动物科学学院“牛人”专业技能竞赛、食品科学学院“浓浓中秋意 佳节有月容 ”制作月饼体验活动、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标本评选活动、电气工程学院“电子设计大赛”、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结构模型设计大赛”等。这些活动既凝聚了青年学生青春奋斗的智慧力量,更进一步铸牢了广大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以榜样教育为载体 树立先进典型

通过评选表彰共青团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使广大青年学有目标、赶有榜样,积极培育良好的学风校风。十年来,先后对“优秀团总支”、“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优秀个人、优秀调研报告等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累计近3600个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2022年校团委对2个“五四红旗团总支”、20个“五四红旗团支部”、4个“优秀学生社团”、289名“优秀团员”、133名“优秀团干部”、69名“优秀学生社团成员”及2021年度共青团校外获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发放金额314800元。同时,积极参评自治区级、国家级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活动,取得骄人成绩:校团委荣获团中央2021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2个团总支获全区“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1个班级团支获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3名学生获得自治区级“优秀团员”荣誉称号。
(6)以优化服务为途径 提升社会贡献度


以党建促团建,切实加强共青团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十来年,广泛组织开展各类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近5200名志愿者参与到“环境保护”“关爱老人儿童”“疫苗接种”“疫情防控”“唇腭裂公益救助”“区运会民运会”等志愿服务工作中。2022年,开展西部计划志愿者宣传招募工作,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6人通过招募;争取团属校内勤工助学岗位12个,为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创造勤工助学条件,累计发放助学金近32000元。借助共青团组织优势,为贫困毕业生推介人岗匹配度较高的岗位,2022年累计帮扶人数100人,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梦想的同时,引导他们感恩社会、回报祖国。
(供稿:院团委 审核:白玛卓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