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广大科技工作者:
值“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学校党委和行政对全校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伟大号召。以此为标志设立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就是鼓励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起向科技强国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十三五”以来,全校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努力践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高校四大基本职能,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刻苦钻研、锐意进取,为西藏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和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科研和科普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校坚持“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效益”科研思路,组建了自治区级“2011西藏特色农牧资源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所共同筹建了“西藏高原生态安全联合重点实验室”,并与自治区环保签订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监测站的协议;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是唯一的一个由西藏自治区内单位承担的国家级野外观测台站;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17个。重点围绕油菜、藏猪、藏鸡、藏药材、林业工程、林下资源、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等,研发主要农作物高效种植、特色畜牧健康养殖、藏药材资源利用、传统及现代产品加工、高原河谷植被建设、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等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学校积极构建服务西藏经济发展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的科研体系,“十三五”以来,学校紧紧围绕“高原农业、高原生态”两条主线,聚焦“种好一片地、养肥一头牛、种活一棵树”“三个一”,努力实现学科建设上的重点突破,推进西藏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升生态安全监测信息化水平“三个支撑”,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新贡献。近3年共有347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到位科研经费9972万元;三年到位科研经费逐年增加。近3年来我院有7项成果获西藏自治区奖励,获得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有2项、3项、2项;我院教师以西藏农牧学院为第一单位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9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以北京大学2014版为准)发表学术论文432篇,被SCI收录55篇,被EI收录15篇;共出版著作29部,其中专著14部;全院共获得29项发明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
但是我们前面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所面临的困难还比较突出,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拉大,这需要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我们要做高尚情操的践行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始终坚守正道、追求真理,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做“创新争先行动”的开拓者,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科技咨询与技术服务,积极推动全校科技创新水平不断跃升,当好创新驱动主体战略的中流砥柱。
我们要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推动者,积极投身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社会洪流中,发挥专业优势,自觉把科研和科普结合起来,切实承担起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重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我校乃至林芝市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
全校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记对党用心、对群众用心、对事业用心,精心精细精致极致地推动科技创新各项工作!
中共西藏农牧学院委员会
西藏农牧学院
2019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