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守护我们的家园 有我青春的力量】农院“青”力量在高原卫国戍边、共建美丽家园中闪闪发光

发布日期:2024-09-17 浏览量: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引领广大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今年,学校组织多形态的校内外实践活动,让广大学子树立“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理想信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生动实践中,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变迁,共享西藏乡村振兴的发展成就,以火热的青春助力幸福家园建设。

2024年7月,西藏农牧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团区委号召,组建“青系雪域,心联边疆”实践团队前往西藏日喀则亚东县开展“青春心向党,卫国戍边我先行”专项活动,旨在通过深入西藏边境亚东县开展社会实践,让青年学子亲身体验和参与到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国防教育等重要领域,从而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农院“青”力量在雪域高原卫国戍边、共建美丽家园中闪闪发光。

在东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团成员观看了由大量珍贵图片、文件资料、塑刻雕像、多媒体技术等呈现的历史资料,详细了解了张经武将军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亚东,代表中央政府敦促十四世达赖及其官员返回拉萨的历史史实。通过现场参观、聆听、体验,使全体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了十四世达赖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的本质,进一步加深了对当前反分裂斗争形势的清醒认识。


在亚东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队员们深入了解了中心的教育培训、社会实践活动、设施配置、活动开展情况及师资力量等方面。通过交流,队员们得知受地理条件、语言环境、民族节日等因素影响,在寒暑假期间,音乐、美术等美育教师较匮乏,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紧缺失衡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领队老师及队员们和县团委老师展开交流,探索常态化、长效化定点支教模式,以教育为弥合地区差距赋能。

亚东边关文化展示馆是上海第九批援藏亚东联络小组在2020年建设的援藏项目之一。在文化展示馆,队员们见证了驻藏大臣与亚东的深厚情谊、清代海关遗址的历史痕迹、两次抗英战争的壮烈场面、人民解放军进驻亚东的豪迈步伐以及“军队戍边故事”“牧民戍边故事”“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辉煌历程。在裸眼3D、立体三维等高科技的辅助下,亚东人戍边固边、兴边富边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

来到“西南第一哨”——乃堆拉国门,队员们在边防官兵带领下,参观红色边关展示馆,学习了乃堆拉国门的历史变迁和战略地位,深刻体会到戍边战士们坚守的“祖宗疆土当以死守护、寸土不让,誓与国家共存亡”的坚定信念。


在庞达村村委会,队员们了解到这里是上海对口援建的边境小康示范村。得益于上海援藏的大力支持,援藏干部与当地群众携手共进,大力发展亚东鲑鱼、文化创意、旅游观光等项目,99户共计452名群众搬迁至具有传统特色的藏式小康村,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通过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践队员们了解了边防军人的生活和职责,了解了党中央对强边富民政策的重视、对西藏边防地区的特殊关怀与照顾,了解了边境地区守边戍边的感人故事,实践队员们表示,将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