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守护我们的家园 有我青春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校史文化

发布日期:2024-09-18 浏览量: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引领广大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今年,学校组织多形态的校内外实践活动,让广大学子树立“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理想信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生动实践中,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变迁,共享西藏乡村振兴的发展成就,以火热的青春助力幸福家园建设。

西藏农牧学院溯源于1958年在陕西咸阳创建的西藏公学, 1972年迁校林芝筹建,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一脉相承的“筹建精神”。为传承筹建精神,弘扬校史文化,学校新建校史馆,成立15名学生组成的讲解队并积极承担学习参观活动。今年以来,讲解团队成员承担讲解任务66场次,接待区内外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兄弟院校师生及学校专升本新生2300余人,讲解团队不仅在实践中充分锻炼了口才及应变能力,展示了藏农学子良好形象,更是借助场馆展陈品,生动讲述了西藏农牧学院大家庭的团结奋进故事。

校史馆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和藏域特色元素,通过图文视频、情境造景、水晶沙盘、实物陈列等方式,展示了学校办学历程、特色和成就。讲解团队通过认真讲解学校筹建史、本科教学展、学科建设展、科研成果展、学校荣誉展、三全育人展等七个部分,借助30块展板共计620余张图片资料及部分教学科研展陈品,向观众讲述学校60多年的发展与变化,展示学校历届师生团结共进、踔厉奋发的良好精神风貌。

在筹建史部分,讲解员声情并茂,带领受众回顾筹建者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光辉事迹,讲述筹建者听从党的指挥,在荒石滩上边生产、边建设、边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付出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在尼洋河畔创造了奇迹,一代代农院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智慧和汗水甚至生命铸就了“吃苦耐劳、不怕牺牲、自力更生、苦干实干、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筹建精神”。

在讲解校史的实践中,讲解员自身也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校史教育课,激发了爱党爱国、爱藏爱校的热忱,引导其以校史讲解荣誉为动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校史文化,努力让更多师生从党史、校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共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