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西藏农牧学院承担的藏产百合人工种植技术 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取得重大成果

发布日期:2024-06-11 浏览量:

6月5日,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对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兰小中教授承担的2021年度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藏产百合人工种植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进行综合绩效评价验收。专家组通过听取项目汇报、审阅相关材料以及进行深入质询和答疑,对项目整体绩效进行全面评估。专家对项目产出的技术成果及其示范给予高度评价,通过验收。

百合(卷丹)是一种兼具药用和食用的植物,已被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首批药食同源植物,除用于烹饪多种美味佳肴外,还可加工成干品、粉剂、罐头等食品,是夏季消暑降火的健康选择。项目紧密结合自治区藏医药产业发展需求,集合众多专业科研力量,以藏药材资源百合为研究对象,运用药用植物栽培学、食品加工学等多学科综合技术,开展藏产百合的人工种植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等工作,构建了从藏药材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

项目实施两年期间,团队成功建立百合种苗繁育、人工种植、饮料标准化生产、百合与固体代餐粉加工等系列技术规程,开发包括丹青脆脆乐、玉见百合饮料、百合糕点、软糖和代餐粉在内的5种深加工产品,并运用创新加工技术,在无硫熏蒸条件下,推出真空干燥和冻干两种百合片初加工产品,建立4亩百合珠芽采种圃和12亩人工栽培基地,培养2名本科生、2名硕士研究生和3名技术骨干,并对300名农牧民进行针对性培训。

项目形成的完整技术成果,不仅为百合产业的持续发展及大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还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了藏药材产业从依赖野生资源的原始生产方式向高产和规范化的人工种植转变,提升了产业规模和效益,促进了藏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得到相关部门和社区的高度认可。

文:兰小中

校审:罗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