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思政微课、励志主题演讲、愿望笔记本清单……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知行”社会实践团来到林芝,结合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聚焦服务“三农”,携手西藏农牧学院,开展上海交通大学——西藏农牧学院结对互助项目。

近年来,按照援藏工作部署,上海交通大学和西藏农牧学院在人才培养、实验室管理、图书信息检索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与协作。本次结对互助项目采取“线下+线上”的形式,通过走访调研、技能培训、交流访学等,走进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提供各方面的指导,同时建立并运营面向结对互助对象的线上交流平台,形成能够相互沟通、答疑解惑、精准帮助的合作模式。

7月30日上午,交大“知行”实践团来到西藏农牧学院,深入了解互助对象的学习生活情况。上海交通大学学联主席杨行智开展了一堂“厚植家国情怀,服务同学成长”主题思政微课,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此前,7月22日,结对互助项目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两校师生在云端做了分享交流。

“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有时我们会感到迷茫。但只要多关注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了解所学行业的发展方向,深刻把握国家发展的需求,并以此为目标充实自己,便会收获有意义、有价值的大学生活。”上海交通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交通运输工程系硕士生陈志翀结合自身经历,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励志演讲。从自己参与的西部支教行动出发,讲述了视野不断宽阔、理想信念不断坚定的求索历程,与同学们分享了过往在社会实践与学术科研中了解行业发展、把握现实问题,从而确定学习目标、发展方向的重要意义。“希望能在今后的交流学习中,与西藏农牧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充实自己,全面发展,成长为国家需要的人才。”陈志翀说。

“一年后、三年后、十年后,你想实现什么愿望?”活动中,实践团收集了互助学生的愿望单,启迪未来,接续攀登。

“希望自己能够在专业上有所成就,为西藏水电站建设作出贡献。”受助学生张洋在愿望单上写道。三年前,来自河南的她考入西藏农牧学院,而地域和饮食差异使其心里产生了落差。但在学习生活中,张洋发现,林芝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建设正是国之所需,于是她定下目标,誓为西藏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受益匪浅!”西藏自治区学联主席、西藏农牧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朱荣波说到,“愿两校学生会在今后能有更多、更广的合作交流机会,相互学习、互取经验、共同进步。”

据悉,未来,上海交通大学“知行”社会实践团将结合互助对象的家庭状况、所学专业、职业规划等,开展专业资源分享、行业实践调研、数据分析挖掘、基础办公软件等技能培训。并将在校友会的支持下,邀请互助对象来访上海,体验学习生活,在学术交流中充分激发科研热情。此外,实践团还将建立线上平台,在线上社群内对群成员提出的问题和需求及时、有效地提供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