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藏农牧学院园艺学教授王忠红为负责人的蔬菜创新团队承担的阿里地区科技计划项目“札达县高海拔冷凉蔬菜露地高效栽培研究与应用示范”进展顺利,高海拔冷凉蔬菜露地种植喜获丰收。


根据项目实施计划,本年度种植大白菜、甘蓝、小白菜、香菜、芹菜、洋葱、大葱、萝卜、胡萝卜、西葫芦等蔬菜17种60多个品种及马铃薯20个品种。针对实施地土壤质地差、气候干燥少雨的现状,项目组通过改良土壤,采取多种种植模式,微喷与漫灌两种灌溉方式,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达到了预期目标,部分蔬菜的单产远超预期,为下一年更好实施打下了基础。


从近期的现场测产看,多种蔬菜亩产超过5000斤。其中,从6个品种里面筛选出耐抽薹白萝卜品种2个,单个萝卜重达5斤,亩产量在1万斤左右。5个菠菜品种表现均好,每亩可达到5000斤以上,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每年可播种2季,理论产量每亩每年可达1万斤以上。从7个品种里面筛选出耐裂球的甘蓝品种4个,单个结球重在5斤左右,其中‘幕田玛丽’品种单球可达7斤,苤蓝单球重量4斤左右,大白菜单颗重10斤左右,这些蔬菜的净菜亩产量均在5000斤以上。马铃薯受播期影响,一些品种表现差,但从单株结薯数量、单薯重量看,有8个品种表现良好,最大单薯重量可达半斤,单株产量在1斤以上,为下一年大面积推广筛选出了优良品种。


测产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式可以在土壤质地差、气候干燥少雨的高海拔(4050米)区域,实现冷凉蔬菜种植的高产量。从各类蔬菜生长发育看,在不用农药情况下,仅有播种早的白菜类蔬菜出现虫害以及土壤缺钙引起的干烧心外,晚播白菜和其他种类的蔬菜未发现病害和虫害,菠菜、香菜、小白菜、乌塌菜等叶菜类蔬菜叶色深绿,外观品质优良。意外惊喜的是,西葫芦能够在该海拔区域露地栽培,最大单果重达8斤,单株产量30斤左右,按照每亩种植2500株计算,在鲜嫩果时食用亩产量可达1万斤左右,若在果实成熟时食用则亩产远超1万斤。


综合各类蔬菜的产量和生长发育看,该区域光热资源好、昼夜温差大、沙性土壤非常适合露地种植冷凉蔬菜。在土壤条件得以改善、灌溉条件进一步优化后,可将该区域打造成阿里地区优质的冷凉蔬菜种植基地,有效满足当地对优质冷凉蔬菜的消费需求。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聘用当地农牧民进行管理。农牧民既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又通过参与种植管理获得劳动报酬。此外,改良土壤需要购买当地的农家肥、耕种等需要租赁当地的农机具,这使当地农牧民通过项目实施获得经济收益几十万元。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实施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文/图:王忠红
校审:李奇 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