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 校级精品课程 | 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 申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 其他资源 |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家畜病理学:
 课程列表  
 ·森林培育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
 ·家畜病理学
 ·西藏作物栽培学
 ·结构力学
 ·植物学
 ·土力学
 ·电机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概率论
 ·兽医微生物学
 ·基础工程
 ·动物遗传学
 ·饲草加工与贮藏
 本课程信息  
《家畜病理学》实验指导书
《家畜病理学》试题
《家畜病理学》讲义
《家畜病理学》申报书
《家畜病理学》教学大纲
《家畜病理学》电子教案
《家畜病理学》授课录像
《家畜病理学》申报书

       

2007年度自治区精品课程申报表

(本科)

推 荐 单 位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所 属 学 校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课 程 名 称      家畜病理学

课程层次(本/专)    本科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农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动物医学

课 程 负 责 人     纪素玲

申 报 日 期     2007年4月28日

填 写 要 求

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纪素玲

性别

出生年月

1952、6

最终学历

本科

职 称

教授

电 话

0894-5821350

学 位

学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动科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西藏八一镇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动物科学院860000

研究方向

家畜病理学、动物生理学、家畜组织与胚胎学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是《家畜病理学》,属专业基础课,每周6小时,执教学生共五届,约2000人次。其他讲授的课程还有:《家畜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属专业基础课,每周2和4学时,执教共五届,约2000人次;《动物疾病诊治学》属专业课,周时为4学时,执教共四届,约1200人次;

本课程有病理生理及病理解剖学实践指导书:

(1)病理学实验课及临床实践课。

(2)三届动医专业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答辩等。指导学生150人。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环节。

教学研究课题: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学术研究课题: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重点围绕西藏高原动物疾病病理变化,眼观、镜检等特色变化开展研究。曾作为第一执行人完成“以藏猪为母本的最佳杂交组合筛选”、“藏猪本品种培育与开发利用技术”、“矮小鸡引种与节粮高产型藏鸡培育”、“948”、“藏鸡遗传改良特用藏鸡种与现代化养殖关键设备引进研究”,在研“948“藏鸡后续”等项目的研究,在西藏是首次研究藏鸡改良与养殖的观点,对所攻专业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结合西藏的实际,先后在《中国兽医杂志》、《中国兽医科技》、《中国家畜》、《畜牧与兽医》等较高水平的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

2、代表性论文有:

(1)纪素玲,西藏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理学观察.畜牧与兽医,2001年第1期;

(2)纪素玲,藏猪消化道病毒性综合症病理学观察,中国兽医杂志,2002年第

3)纪素玲,.大肠杆菌对藏鸡的致病性研究,病理学论文集,.2004年第7期。

4)纪素玲,西藏牦牛病毒性腹泻的病理学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58期。

5)纪素玲,缺氧对大鼠脑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中国兽医杂志,2006年第3期。

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鸡、牛、兔的一类新病原菌及其所致疫病的研究,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0年。

(2)动物病理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方法教育,获优秀论文二等奖,2001年。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田发益

性别

出生年月

1967.12.28

最终学历

本科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5883254

学 位

学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动物科学学院

E-mail

xztfy@sohu.com

通信地址(邮编)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860000

研究方向

家畜生理,病理解剖学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自任教以来,主要从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的《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及《兽医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

发表论文:

《提高西藏地区蛋种鸡孵化效果的综合研究》田发益 《畜牧与兽医》2001 5

《西藏引种太湖仔猪因高原缺氧引起部分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 田发益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 2001 十一次病理学会

《藏羚羊头骨的解剖结构》 田发益 《中国兽医科技》 2001 2

《藏公鸡骨骼的解剖结构特点》 田发益 《中国兽医科技》 2003 11《西藏白花曼陀罗凝集素的分离纯化技术》 田发益 《西藏农牧学院学报》2003《西藏狼毒凝集素的分离纯化技术》田发益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卷(3)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主要从事和参加的科研工作有,《提高西藏良种鸡的孵化率》的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进行研究;参与《中草药防治西藏草原鼠害》的科研项目;同时在1999年9月,参加了良种猪的引种及良种鸡的引种工作;参与《西藏“牦牛瘦死病”诊断试剂盒和菌苗的研制》工作;参与《西藏名贵中草药的栽培技术》及《食用菌多糖的研究》项目。本人曾为国际山际中心会员,2004年参加国际山际中心大会;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委派前往新西兰林肯大学学习牧草共生菌的研究与开发项目;2006年下半年受北京博信国际有限公司委托对涉外加拿大在谢通门县的金矿影响区中的水、鱼及土壤进行了多项指标分析。在此期间,在各级期刊中共发表科研论文36篇。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米玛顿珠

性别

出生年月

1969、6

最终学历

本科

职 称

讲师

电 话

5824146

学 位

学士

职 务

二级学院院长助理

传 真

所在院系

动物科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西藏大学农学院动科学院 860000

研究方向

病理生理,病理诊断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本人先后主要从事本、专科层次,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科学专业《家畜寄生虫学》,周时为4,届数为四届,学生人数约2000人。《兽医学》,周学时为4,届数为三届,学生人数为1500人。《实验动物学》,周时为2,届数为三届,学生人数约为1500人。《动物检疫》,周时为3,届数为二届,学生人数为约100人。《犬猫疾病学》等课程的教学和实验任务,同时还担任每年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 先后发表论文;

(1)米玛顿珠,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绵羊寄生虫的调查,西藏畜牧兽医,

(2)米玛顿珠,西藏家畜寄生虫防治对策,西藏农牧学院学报,

(3)林芝地区种羊场绵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西藏农牧学院学报,

2、主要从事科研工作有:

(1)以以藏猪为母本的最佳杂交组合筛选研究。

(2)藏鸡遗传改良特用藏鸡种与现代化养殖关键设备引进“藏鸡后续项目研究”

3、获奖情况:

(1)2005年,荣获《教学教育比赛》一等奖。

(2)2006年,荣获教学《浙江金都奖》。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⑶

2⑶-1

基本

信息

姓 名

赵晓玲

性别

出生年月

1964、5

最终学历

本科

职 称

讲师

电 话

5828986

学 位

学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动科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西藏大学农学院动科学院 860000

研究方向

家畜病理解剖学

2⑶-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先后担任课程有《家畜解剖学》,周时2,届数为五届,学生人数约2000人。《家畜组织学》,周时为2,届数为三届,学生人数为约150人,《细胞生物学》周时为2,届数为二届,学生人数为100人。除上不同层次本、专科课堂和实验教学,同时完成毕业论文指导。

2⑶-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承担课题:

主要参与了国家科技部的“西藏牦牛瘦死病灭活疫苗的区域试验”项目。在科研工作的具体事物中本人能积极主动的完成各项科研工作,不懂多问,查资料,克服各种困难,不断专研,吃苦耐劳,勇于创新、保持积极探索精神,在本学年度参与编写由中国农业大学腾可导主编的《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2、发表论文:

1、赵晓玲,《动物解剖学》教学法探讨 中国学校教育与科研 2002.

2 赵晓玲,不同浸提液对24种中草药血凝活性的影响, 中兽医医药杂志2006.1

3、赵晓玲,骨顶鸡消化系统的解剖 ,畜牧兽医杂志 ,2006.6

4、赵晓玲,鬣羚头骨的解剖特点 ,畜牧兽医杂志 2006.6

5、赵晓玲,仔猪小肠母源抗体IgG的摄取与肠道淋巴 ,中国兽医杂志 2006.1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4)

2⑷-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牛家强

性别

出生年月

1975、8

最终学历

本科

职 称

讲师

电 话

5828986

学 位

学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动科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西藏大学农学院动科学院 860000

研究方向

家畜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学

2⑷-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有《动物性食品理化检验》,周学时3,届数为三届,约200人。《动物检疫学》,周时为2,届数为四届,约150人《兽医流行病学》,周时2,届数为二届,约150人《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周时3,届数为二届,,约150人。《普通动物学》,周时为2,届数为四届,约400人,等课程教学和实验。

2⑷-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 承担课题:

(1)主持学院青年资资金项目,“藏药抗病毒”的研究。

(2)参与了国家科技部的“西藏牦牛瘦死病灭活疫苗的区域试验”项目。

2、发表论文:

(1)牛家强,藏药“十三味红花丸”对NDV抑制试验研究,西藏农牧学院,2005、1

(2)牛家强,兔出血症病毒西藏分离株毒力鉴定,西藏农牧学院,2005、2。

(3)牛家强,不同同制备方法对鸡胚或纤维细胞产量的影响,中国兽医科技,2002、7

(4)牛家强,西藏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综述,中国教育教学论坛,2003、6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5)

2⑸-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徐业芬

性别

出生年月

1976、3

最终学历

本科

职 称

讲师

电 话

5883952

学 位

学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动科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动科学院 860000

研究方向

病理生理学

2⑸-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5年来讲授主要课程有《家畜生理学》,周时为5,届数三届,学生人数为约1500人。《动物生化学》,周时2,届数四届,学生人数为约1000人。《专业英语》,周时2,届数为三届,学生人员为约100人。除讲授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外,还进行实习和毕业业的指导。

2⑸-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 科题项目:

(1)藏鸡遗传改良特用藏鸡种与现代化养殖关键设备引进研究的后续项目。

(2)“藏药抗病毒”的研究。

2、发表论文:

(1)藏鸡红景天对西藏鸡ND-HH抗体水平的影响,畜牧与兽医,2005、5

(2)AE油佐剂灭活疫苗对鸡苗和仔鸡保护力的试验,四川畜牧兽医,2003、2。

(3)阿维菌素对猪胃肠道寄生线虫的驱杀试验,畜禽业南方养猪,2006、4。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田发益

1967.12

副教授

动物医学

病理生理病理解剖

赵晓玲

1964、5

讲师

动物医学

病理解剖

米玛顿珠

1969、6

讲师

动物医学

病理生理,病理诊断

牛家强

1975、8

讲师

动物医学

病理生理病理诊断

徐业芬

1976、3

搏士(在读)

动物医学

病理生理病理解剖

巴平

1968、6

实验师

动物医学

实验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教学队伍中有7名教师,其中:教授一名,副教授一名,讲师3名,在读搏士一名,实验师一名.教学队伍知识结构、师资配置较合理。老、中、青结合,藏汉结合,藏族教师占40%。中、青年教师占的比例大。6名教师除承担病理学课程以外,还承担了家畜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家畜组织与组胎学、动物临床诊断学、动物病毒学、兽医药理学等课程。主要教师田发益:副教授,医学本科,1983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自愿到西藏农牧学院任教。现为本课程的骨干教师。赵晓玲为藏族,医学本科,1983年毕业于四川农学院,分配到农牧学院任教。各位教师的年终考核均为合格或优秀。本课程十分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建立了导师制,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有考核;并利用自学,请内地院校教师讲学,送内地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年轻教师,所有教师都参加科研工作,并参加了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有部分年轻教师,积极准备考研,这些措施使其专业素质、教学水平及质量有了明显地提高。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1、改革成果

(1)使用高等院校编写的最新教材,既突出教材完整理论体系,又有西藏高原独特病理变化特色,并紧密结合西藏生产实际的《动物病理学》进行教学;并编写了《家畜病理生及病理解剖学实验指导书》.

(2)增加了实验课、实践课及毕业实习课学时。本课程的毕业实习从三年级开始,历时二年,实验实习学时占到总学时的30%左右,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3)多媒体教学力度加大,教学队伍的人数增加,水平提高,并具备年轻化;(4)2、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

先后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西藏农牧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浅谈动物病理学的实践教学》、《病理学教学思维与能力的研究》、《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医学专业知识创新的理论基础》等教改论文多篇。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近五内共培养青年教师4人。主要引导青年教师从事合理的教学措施,着手西藏

现实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导,并要求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教学,包括利用

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培养青年学生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西藏具有特殊的环境,怎样开拓西藏

现有资源进行科学研究。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

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的前身是西藏农牧学院,其中动物医学专业是开设最早的专业。家畜病理学课程是医学专业的传统专业课和经典课程。1973年开始招生一直到现在,从招收学生的层次结构看,由中专、大专开始,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后开始招收医学专业本科生、大专生。已培养了13届本科毕业生,中专、大专生多届。多年来,我们通过教学实践、生产服务、教研教法的探讨,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西藏牧业生产、科研单位培养了近2000名科技人才。许多毕业学生已成为西藏牧业战线骨干和各级牧业部门的领导,有的已成为副研究员、副教授等学术骨干。

该课程教学条件由差到好,由全国统编教材。教学辅助材料由无到有,由简单的挂图、标本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该课程教材的选择应用,由开始时利用内地教材到采用内地统编教材,无教学大纲及其它设施,并在编写动物病理学实验指导讲义及补充讲义的基础上,安排了少量的实验课及教学劳动。同时,从内地请进部分教师授课(西北农大、四川农大)。从1986届开始逐步改进,至2001年本课程已具有既突出理论性,又突出地方性并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动物病理学》教材、大纲(见附件1)、实验指导书(见附件2)等教学条件。

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同样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取得了很快发展。在教学实践方面,为适应课程的发展,使教师、学生了解西藏牧业生产实际,发展西藏牧业,提高动手能力,逐步增加了教学实验、实习、毕业实习的学时数,毕业实习从调查写报告,到后来的直接进入生产实际(诊治疾病)毕业实习,并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能够参加整个疾病防治过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研究水平,又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此外,能够使教师将科研同教学很好的结合,有助于掌握第一手生产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科学研究方面,从1987年开始,先是教师自己做一般的动物观察试验,再进行诊治方面简单的研究(无经费);后来学校给少量经费,加大动物疫病调查及防治研究的力度;再后来,通过援藏,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并申报自治区、学院青年基金及农业部等课题,针对西藏牧业生产的突出问题,重点进行了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研究等,某些项目还从细菌和病毒分子方面进行了研究,提高了我们的研究水平。

总之,该课程在各兄弟院校的无私援助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该课程在教学条件、师资结构、课程建设、教学效果等诸方面都已逐步走向成熟,基本具备了建设精品课程的条件。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1、办学定位、培养目标:

(1)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专业的系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具备从事动物普通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动物疫病的诊断、预防、免疫、防制的教学、生产、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动物医学技术人才。

(2)积极引进人才,补充和改善教师队伍。近年有硕士1人,学士2人,充实了教师队伍,使教师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提高。

(3)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创造各种条件,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4)开展教研活动、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师教案观摩比赛等措施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

2、 生源情况:

动科学院现有学生近千人,有动科专业、动医专业、食品专业、生物技术专业。

3、课程目标:

(1)建立了一套具有西藏高原动物特点的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目标管理等。

(2)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紧密,突出实践性教学;以适应和提高西藏畜牧业生产实际为切入点,将毕业实习与科研课题相结合,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动物疫病防治整个过程的观察、操作。课程的教学组织多样化,实践性强,教学环节多。如专业劳动、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等,都能使学生很好的应用与掌握本课程所学的知识。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该课程使用的主教材是《家畜病理学》教材,共分为18章。第一章绪论,学时1;第二章血液循环障碍,理论6学时,实验2学时;第三章水盐、酸碱平衡紊乱,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第四章缺氧,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第五章细胞与组织损伤,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第六章适应与修复,理论3学时,实验2学时;第七章炎症,理论2学时;第八章肿瘤,理论4学时,实验2学时;第九章心血管系统病理,理论2学时;第十章造血系统病理,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第十一章呼吸系统病理,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第十二章消化系统病理,理论2学时;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病理,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病理,理论2学时;第十五章细菌性传染性病病理,理论6学时,实验2学时;第十六章病毒性病理,理论5学时,实验2学时;第十七章寄生虫病病理,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第十八章尸体剖检技术,理论4学时,实验2学时。共计80学时,其中实验26学时。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难点:

1)主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发病机理和基本病理过程;

2)掌握各器官、系统最常见的病理变化及常发病和传染病的病理变化特征。

3)掌握寄生虫病和毒物中毒病的病理变化特征。

4)熟练掌握畜禽尸体剖检技术及对病理变化的描述及其采取病料的方法。

2、解决办法:

1)多结合临床病例,到生产实践中亲自观察患病畜禽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2)到实验室多看大体标本,电教片、录像,反复观察掌握各种疾病的病变特征。

3)制作组织病理切片,显微观察。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动医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要求学生系统、全面掌握四年中所学知识,因在学习各门课程时,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需由理论的高度向生产实际转移,因而实践性教学的设计目的是:不断提高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强化、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好地为畜牧业生产服务。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能力,除了开设《家畜病理学实验课》课外,还打算增加病理学实践课。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1、 1)教材使用与建设:

2、 该课程使用的教材《家畜病理学》《第三版》,由1981年(第一版)出版,1987年(第二版)出版,到2005年(第三版)出版版使用。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体系严谨,内容新颖,知识系统信息量大,能反映本课程前沿水平。该课程已经形成了理论与实验并重,教学与科研同步,继承与改革齐抓的特色。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效果良好,密切结合生源复杂,基础普遍薄弱,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的实际,采用讲述、操作、挂图、多媒体多种教学手段,特别重视实验教学环节,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动手能力,收到了较好地教学效果。

3、 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习兴趣、扩充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经常组织观看有关动物病理学方面的光盘,购买相关书籍等学习资料。并采用多种形象教学,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 3)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5、   采用自编的动物病理学实验指导书,已使用过多次。教师和学生用过以后,普遍反映实验课的现场讲授与实际操作,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强化,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4)实践性教学环境:

7、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动科技术学院有实习牧场教学和现代化实验室,有价值100多万的实验室设备,能基本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5)网络教学环境

学校巳有局域网,电化教室有电脑100多台,多媒体教学的设备齐全,可通过上网查询资料,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用最新的知识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及时掌握学科前沿知识。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1)、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根据学生特点,教学过程中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启发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巩固性”、“直观性”等原则,运用了“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解决问题法”和“暗示教学法”,使教学活动既紧张又生动、活泼,调动了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并突出了重点、难点和关键,使师生都处于积极状态,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方面,学生的毕业实习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进行,开展创新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幻灯、电视、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具,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强化形声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力,使教学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不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能缩短学时,开阔知识领域,丰富教学内容,能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可以把复杂现象进行分解和综合,突出重点,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记忆,教学效果良好。

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一、根据我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要求由教务处、各二级学院组织的领导、同行教师对任课教师的各项指标进行系统评价,无不合格老师,教学效果反映良好。

1、 同事评价

近三年来,校内领导、同行教师对该课程授课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授课效果均在90分以上,普遍反映该课程的老师备课认真,内容充分,信息量大,重点、难点突出,特别是能紧密联系西藏牧业生产实际,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2、 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

通过多次组织的社会调查,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普遍反映我院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质量较好,他们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政治思想素质高。在2002年西藏自治区教学评估中,肯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3、从学生成绩看,均属于正态分布;从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看,通过调查,都得到了用人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认可,学生评价都在90分以上,教学效果较好,能够接受并掌握所传授知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映积极,能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4、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和电教片教学,既形象生动,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二、学校提供近三年主讲老师的评教结果见最后附表:“家畜病理学教师队伍教学质量评价表”

4-6课堂录像(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1、 第四章 缺氧(主讲教师:纪素玲)

缺氧的主要要点,氧在体内的存在方式,缺氧对机体的危害性、缺氧概念,缺氧原因。

缺氧的类型及缺氧的机理,缺氧时体内的机能变化。

2、“临场检疫”(主讲教师:牛加强)

3、第二章 血液循环障碍 第五节 出血 (主讲教师:赵晓玲)

5.自我评价

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1、为了开创建设精品课程的新局面,我们新编了教学大纲,编写了能够突出西藏高原动物特色的实验指导。并撰写发表了一系列教学改革论文,锻炼和培养了有志于高原动物疫病诊治培教学与科研的人才。

2、建立了一套西藏高原动物病理学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内容体系, 教学方法,目标管理等。

3、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紧密,以适应和提高西藏牧业生产实际为切入点,将毕业实习与科研课题相结合,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动物疫病预防、诊断、治疗的整个过程的观察、操作。课程的教学组织多样化,实践性强,教学环节多。如专业劳动、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等,都能使学生很好的应用与掌握本课程所学的知识。

5-2 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该课程结合西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类型、动物种类等特点,研究了西藏高原特有藏鸡、藏猪、牦牛、绵羊等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抗病性研究,探索其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规律,寻求各种动物医学技术措施对高原动物健康发展。这是国内外同类课程无法做到的,也是无法比较和不可替代的。西藏高原特殊地理环境下特色病理变化及发生机理研究,是对国内外同类课程的补充和完善,充实和更新。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虽然本课程在课程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西藏地理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本课程还需要进一步建设,补充一些结合西藏实际的多媒体课件;在教材上,争取自编一套结合西藏实际的乡土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6.课程建设规划

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随着今后本学科及西藏畜牧业快速、持续地发展,特别是我院预防硕士点建立和招生,将需要大量的畜牧业专门人才,病理学课程将面临新的知识挑战,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程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0073月-200912月)  

本课程将继续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素质教育,突出学术水平”的方向建设。首先提高认识,坚定专业思想,提高素质,增强责任感;通过定期考核,表彰先进,鼓励教师不断进步。采用“脱产进修,系统学习”与“在职培训,自学,鼓励提高”,“业余进修,增长才干”相结合的多形式培训(23名),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并积极吸收高学历人材(34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进一步加强理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20073月-201112月) 

  教材建设:争取完成自编《家畜病理学》教材工作,突出西藏高原动物病理变化特色,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突出课程重点,争取公开出版《家畜病理学实验指导书》。教学手段:在现有基础上补充、更新、完善教学所用挂图、大体标本、病理组织切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授课质量;结合科研开展研究,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3、进一步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改革考试制度(20083月-12月)

建立实践动手能力考核制度,制定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考核指标及规范化要求,并认真落实,增加实践动手能力课的学分(3学分);使培养的学生掌握主要疫病防治技术;常规检测等技术;疾病诊断分析与操作;论文撰写等涉及病理学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变化观察和文体写作,以期更好的为西藏畜牧业生产服务。

课程资源上网计划:《家畜病理学》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试题及近期科研动态与研究的结果资料上网公开交流。

6-1-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1、病理生理、病理解剖授课录像上网时间为2008年。

2、病理学各论部分教学录像上网时间为2009年。

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及网址链接

1、家畜病理学教学大纲

2、家畜病理学实验指导

3、家畜病理学教案

4、家畜病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5、家畜病理学课件

网址:http://www.xza.edu.cn (注:适用于外网链接)

http://222.19.73.7/ (注:可用于教育内网链接)

点击“精品课程”项即可进入。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网址:http://www.xza.edu.cn (注:适用于外网链接)

http://222.19.73.7/ (注:可用于教育内网链接)

点击“精品课程”项即可进入。


7. 学校的政策措施

7-1所在高校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为了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从1999年就开始进行学院优质课程的建设工作,并在优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西藏农牧学院关于开展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西藏农牧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文件,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学院给予高度重视,力争申报更多的自治区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学院大力支持精品课程的建设,管理不断完善,投入经费不断加大,使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1. 藏农院字[1999]04号,西藏农牧学院优质课程建设评选办法。我系动医教研室2000年9月向教务处递交了《动物病理学》优质课程申报书。2000年10月向教务处递交了《动物病理学》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课题建设人纪素玲,建设经费5000元。

2. 藏农院教字[2000]04号,西藏农牧学院关于开展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2000年7月20日编制了《土力学》优质课程自评报告并通过了学院专家组评审。

3. 藏农院教字[2000]05号,西藏农牧学院关于开展优质课程建设评估验收方案。

4. 我系水工教研室2002年6月20日积极编写并向教务处递交了《工程及结构力学》优质课程申报书和《工程及结构力学》优质课程建设方案。

5.藏农院教字[2002]18号,关于批准2002年优质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立项的通知。确立《工程及结构力学》为优质课程,课程建设人张文贤,经费3000元。

6.藏农院字[2003]52号,西藏农牧学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优质课程建设的意见。

7.2003年根据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有关精神,学院又制定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方案。

8. 藏农院教字[2004]28号,关于做好优质课程及教改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验收对象是2002年确立建设的6门优质课程和8门教改项目。

9.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教务处2004年5月8日发,关于做好2004年度优质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2004年5月20日编制了《工程及结构力学》优质课程自评报告并通过了学院专家组评审。

10.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教务处2004年6月1日发,2004[07]期,教学情况简报,①优质课程及教改项目评估验收工作结束。《工程及结构力学》优质课程验收合格。②2004年度优质课程建设及教改项目批准立项,确立《施工技术与管理》为优质课程,课程建设负责人达娃、宗永臣,总经费3000元。

11. 藏农院教字[2006]8号,关于批准2006年度优质课程建设及教改项目立项的通知。全院确立6门优质课程建设和6门教改项目立项。我院《水力学》为优质课程,课程建设人曹志翔,经费3000元。

7-2对本课程后续建设规划的支持措施

学校非常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出台了“校级精品课程管理办法”及相关管理文件;在院优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鼓励条件成熟的课程积极申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大力支持精品课程的建设,保障了精品课程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


8. 说明栏

admin

【打印】       【关闭】


copyright 西藏农牧学院 © 2007-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