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不断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我国最常发生的灾害有洪涝、干旱、地震、台风和滑坡泥石流等5种,所造成的损失占损失总量的80%至90%。1949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农作物受害面积年均超过4000万公顷,受灾人口年均超过2亿。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地震会有层出不穷的次生灾害发生,每个人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
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火。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1、应迅速躲入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或者很深的山洞里,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
2、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绝对远离输电线。
3、找一块地势低洼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体前屈。注意不要人群集中在一起或牵手靠在一起。
4、在空旷的场地,不要打雨伞,把锄头等金属工具扛在肩上。
5、切游泳或从事水上作业,尽快离开水面及其他空旷场地。
6、雷电天气不宜开摩托车、骑自选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3、在房间里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建议拔下所有的电源插头。
5、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不要带电泼水不救火,要使用干灭火器等专用灭器灭火,并迅速拨打“119”或“110”电话报警。
1、看: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携带着柴草、树木,可确认河(沟)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2、听: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声,哪怕极策弱也可认定泥石流正在形成。另外,沟谷深处变得昏暗并伴有轰鸣声或轻策的振动戌,也说明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1、在泥石流多发季节(夏季)尽量不要到泥石流多发山区旅游。
3、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
5、已经撤出危险区的人,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收拾物品,应等待一段时间。
6、尽快与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报告方位和险情,寻求救援。
1、关闭电源、煤气,尽快撤到楼顶避险,立即发出求救信号。
2、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准备药品、通讯工具。
3、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雨天汽车在低洼处抛锚,千万不要在车中等候,要及时离开汽车到高处等待求援。
4、被洪水包围时,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积极寻求救援。
5、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坏房的屋顶。
6、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