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态

    信息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秋季疾病防治

    发布日期:2011-09-08 浏览量: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由于气候干燥,冷暖多变,人体一时难以适应,极易发生疾病或引起旧病复发。为了预防秋季疾病,我校近期出台多种防治预案,以防止秋季流行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校园一方平安。为了广大师生能够更好的防治秋季传染病,卫生所特发布此公告,以便广大师生在疾病发生时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校秋季常见病主要有:

    一、感冒 秋天气候变化异常,季节转换较快,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当学习、工作和居住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

    预防措施:

    1、要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

    2、不要熬夜或蒙头睡觉,要养成开窗而居,露头而睡的习惯;

    3、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保持学习、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至关重要,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

    4、要适当多饮水,多吃水果,增强机体代谢;

    5、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的预防;

    6、应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患者,接触到感冒患者或他们碰触过的东西后要洗手,手指还要远离眼睛和鼻子;

    7、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居室、办公室和教学楼,每个月需用过氧乙酸进行全面消毒。

    特别提醒:每年十月份前后,是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季节,体质较差或有基础疾病者应积极预防接种。

    二、消化系统疾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冰箱性肠炎(耶尔细菌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所以各位师生要注意饮食卫生。同时秋季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在秋季胃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就会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严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

    1、把住“病从口入”关,不吃生的、腐败的和未煮熟的食物,不要去卫生条件差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街边小店吃饭、宵夜;

    2、尽量少吃海鲜类食品,吃水果等生冷食物时要清洗消毒,有皮的去皮,一定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3、防止腹部受凉,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还要加强运动锻炼啊,注意饮食调养;

    4、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

    5、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

    6、讲究心理卫生,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心情不好,也会加重胃病的症状,同时,注意劳逸结合。

    三、肺结核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肺部并引起肺部病变的呼吸道疾病,是唯一具有传染性的结核病。秋季户外活动多,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传染性结核病人有过近距离接触引起感染。并且由于秋高气爽,空气干燥,灰尘较多,细菌、病毒粘附在尘埃上,飘浮在空气中也会加大结核病的感染几率。所以提醒同学们,当出现脸红、低烧、乏力、盗汗、咳嗽、吐痰等情况时,应提高警惕。

    预防措施:

    1、树立不随地吐痰传播疾病的意识;

    2、尽量减少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久留;

    3、是工作和生活区要保持通风,减少居住拥挤。

    有传染性结核病人的家庭或群体也不要恐慌,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方法就能避免感染。患者的用品和卧具,在阳光下直射5分钟即可杀死病菌。患者的痰可用纸巾包起而后烧掉。

    、秋燥症 秋季雨少天干,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人易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称“秋燥症”。秋燥不仅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会诱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疖肿、鼻炎等。有的同学出现嘴唇干燥的情况时会经常舔拭这样是不正确的。

    预防措施:

    1、在饮食上宜常喝开水和菜汤,每天喝水大约2000毫升;

    2、多吃些生梨、葡萄、香蕉、银耳、青菜等滋阴润肺的食品;

    3、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

    4、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5、如果嘴唇还是很干就涂搽润唇膏。

    五、红眼病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因此,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必须抓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三个环节。

    预防措施:

    1、对患红眼病的患儿要及时隔离,给予积极的治疗;

    2、为了切断患眼——水——健眼的传播环节,禁止带患儿到公共浴池、游泳池等公共场所洗澡、游泳;

    3、为了切断患眼——手(或物)——健眼的传播环节,应注意不使用患儿的生活用具,如脸盆、毛巾等;

    4、对患儿的生活用具或幼儿园、浴池等公共场所的用品要采取消毒措施,以免造成扩散。家庭最常用的方法是煮沸消毒,即将被污染的用具,如毛巾、脸盆等以沸水煮15-20分钟即可;

    5、提倡不用脏手揉眼睛,不用公共毛巾,勤剪指甲,勤洗手,流行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6、当一眼发病而另一眼尚未感染时,应防止健眼被污染。对患眼滴眼药时,应偏向患侧,睡觉时亦应如此,以防分泌物流入健眼,受到传染;

    7、护理患儿或为患儿冲洗眼睛时,要防止分泌物溅入操作者眼内;

    8、由于有可能因操作不慎,反而引起交叉感染,所以不提倡对健眼采取滴眼药的预防措施。

    版权所有:西藏农牧大学后勤管理处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