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的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模式。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立足高原,面向西藏,服务‘三农’”办学定位,坚持“在生产实践中培养人才”初心使命,紧紧围绕“高原农业、高原生态、高原水电”三条主线,依托黑青稞提质增效、雅江沙化治理、高原河谷植被建设、草地畜牧业发展、藏猪生态养殖、牦牛传染病防控、高原水电开发、高原茶叶种植等重点项目,“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计划,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田)、早进团队,每年有8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直接深入产业或乡村一线开展科研实践与技术指导,提高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2022年,学校重点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采取校企、校地联合方式,立项建设11个研究生综合实践基地,聘任企业技术骨干为实践导师,为研究生提供稳定的科研、生活和实践条件。在畜牧、兽医、农业管理、农村发展等专业学位开展建立科技小院试点工作,为逐步建设科技小院树立典型。
今年5月以来,学校积极行动,召开党委专题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谋划科技小院建设。研究生处、科研处和各二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按照学校部署,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加快科技小院建设力度。组织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张福锁院士《“解民生,治学问”的科技小院》专题报告,选派相关基地负责人和学科负责人参加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科技小院培训会”,为推进科技小院建设储备经验和思路。主动申报研究生校外基地,并向自治区科协争取科技小院项目和经费支持。电气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已分别在林芝电网、拉萨南北上绿化造林·纳金山一号地挂牌校外实习基地,做好科技小院建设前期准备。
下一步,学校将针对西藏各地市、县区农牧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对接,组织教师深入一线推进科技小院建设,争取做到学科全覆盖,引导广大师生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把我区广阔的田野变成授业课堂和实验室,变成学校广大青年建功立业的大舞台,持续为西藏“三农”发展提供强大科技和人才支撑。
(供稿:院办公室 审核:薛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