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动态
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西藏农牧大学科研团队在高寒区冻融侵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时间:2025-10-21   点击数:

近日,农林环境科学大类、土壤和水资源类领域国际TOP期刊《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在线发表了西藏农牧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喻武教授领衔的高寒区土壤侵蚀机理与生态修复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Impact of freeze–thaw on slope erosion under short-duration heavy rainfall in high-altitude regions”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2022级林学专业研究生周金龙,通讯作者为喻武教授。

该研究聚焦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海拔地区面临的严峻生态挑战:短历时强降雨事件频发与冻融作用叠加,显著加剧坡面侵蚀风险。这一过程深刻影响着“世界屋脊”的水源涵养、生态安全和基础设施稳定。喻武教授团队依托西藏农牧大学水土保持人才创新基地,直面研究条件艰苦的挑战,采用了创新的研究手段:将高精度人工模拟降雨技术与无人机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相结合。模拟了极端短时强降雨(30分钟、80毫米/小时)条件下,不同坡度(5°、10°、15°、20°)的冻融与非冻融坡面侵蚀过程,并基于高精度DEM重建,实现了对片蚀与细沟侵蚀在冻融-强降雨耦合作用下的定量分离与精细识别。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关键发现:(1)冻融作用使短时强降雨条件下的累计产沙量激增 28.1%–60.4%,输沙模数提升 29.1%–67.2%,定量印证了冻融是加剧侵蚀的关键驱动力;(2)冻融作用下,坡面泥沙来源由非冻融状态的片蚀主导,逆转为细沟侵蚀主导,其泥沙贡献率高达 63.9%–92.4%。这揭示了冻融对侵蚀过程的深刻重塑;(3)研究发现冻融效应在约10°坡度区间最为剧烈,强烈提示此坡度可能是冻融—短时强降雨耦合侵蚀的关键临界点,对灾害预警和防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实验装置

实验流程

本研究的成功发表,不仅是对其科学价值的国际权威认可,更将中国边疆高校在高寒环境研究领域的声音传递至全球学术舞台。这项成果,是西藏农牧大学立足雪域高原、服务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生动体现。 团队克服高寒缺氧、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等困难,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前沿探索,最终在国际顶尖学术平台上发出了响亮的“西藏声音”。研究生周金龙作为第一作者的突出贡献,也充分彰显了我校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喻武教授团队的突破性工作,不仅提升了学校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更为守护青藏高原的绿水青山贡献了至关重要的科技力量。




图:喻武

文:喻武

校审:邹联付


版权所有:© 2015-2016  西藏农牧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址:西藏林芝市巴宜区育才西路100号  邮编:860000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