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概况:
水土保持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人,自治区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五年来,水土保持团队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治区自然基金和自治区教改项目30多项,到位经费150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10余篇,SCI10余篇,出版专著2本。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政治立场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掌握CAD制图、工程测量、常见优良乡土水土保持植物辨识、土壤物理分析和生态学等基本理论,具有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同时熟练掌握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工植物开发利用、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流失监测等专业课程知识,具有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初步撰写水土保持方案的能力;熟练掌握水土流失监测流程,具有较强的水土流失治理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基础气象学、土壤学、地质地貌学、水工制图、CAD制图、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耕作学、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学、水土保持植物开发与利用、农学概论、林学概论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劳动技能训练、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地质地貌实地考察、植物鉴定与标本制作、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不少于30周。
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各类林业、水利、国土、环保公司、设计院和相关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水土流失监测、水土流失方案和规划的编制与咨询、国土部门土地整治及地质灾害防治,流域生态整治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