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时间:2018-04-24   点击数: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基本理论及相关技术,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较高,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创新意识,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与管理等领域从事设计、管理、研究与教学工作的适合西藏自然保护区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脊椎动物分类学、野生动物管理学、野生动物生态学、植物分类学、保护生物学、自然保护区管理、湿地保护与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科研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一般不少于30周。

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面向西藏各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处)、各级主管部门、自然保护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湿地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等领域从事设计、管理、研究与教学工作,也可以从事环保、动物园、自然保护区、边境口岸、动物饲养场等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相关的行业、企业部门等方面的工作。

版权所有:© 2015-2016  西藏农牧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址:西藏林芝市巴宜区育才西路100号  邮编:860000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