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个人基本信息:万丹(1981.10— ),女,汉族,教授,四川省内江人,硕士导师,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土壤侵蚀专委会委员,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修复分会委员、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获得者,第十七次全国工会代表大会代表,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三等奖(自治区正高组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三等奖、全国职业就业指导中心入库专家,西藏自治区环境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评审入库专家、西藏自治区珠峰拔尖人才、西藏自治区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西藏自治区第十届工会执行委员、自治区级教学能手,西藏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林芝市政协常委、西藏农牧学院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林芝市第二小学校外科技活动指导专家。
个人照片:
学习经历:
(1)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水土工程,2014-2019,博士
(2)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水土保持,2004-2007,硕士
(2)西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水土保持,2000-2004,本科
工作经历:
(1)2020.07—至今 西藏农牧学院,教授
(2)2013.09-2020.06 西藏农牧学院,副教授
(3)2008.08-2013.09 西藏农牧学院,讲师
(4)2007.07-2008.07 西藏农牧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高寒区侵蚀机理与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冻融侵蚀过程与机理和乡土植物抗逆机理与优良植物筛选。
开设课程:
承担本科生课程:《水土保持学》、《土壤侵蚀原理》和《水土保持规划》等;
承担研究生课程:《水土保持技术与原理》。
科研项目与学术成果:
主要围绕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和冻融侵蚀、生态修复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自任副教授以来,主持和参与承担项目1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西藏自治区重点基金1项,到位经费120万元;发表核心以上论文3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10余篇,SCI/Q1 1篇,行业顶级中文2篇,核心7篇;出版专著4本。
主持结题项目信息情况: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排名 | 执行年限 | 金额 | 编号 | 状态 |
1 | 山地多年生特种经济植物水土保持培育技术 | 科技部 | 主持 | 2022年12月— 2026年12月 | 53万元 | 2022YFF1302904-01 | 在研 |
2 | 水土资源教学团队 | 西藏农牧学院 | 主持 | 2022年05月-2023年12月 | 20万元 | 710030007 | 结题 |
3 | 色季拉山林线过渡带有机碳空间分布差异 | 林学学科团队 建设项目 | 主持 | 2020年06月- 2021年11月 | 20万元 | 藏财预指2020-11-15 | 结题 |
4 | 高寒冻融侵蚀区土壤侵蚀机理与碳迁移特征 |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地区重点基金项目 | 主持 | 2018年11月—2021年11月 | 30万元 | XZ 2018ZR G-34(Z) | 结题 |
5 | 基于多尺度的高寒区冻融侵蚀产流产沙过程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 | 主持 | 2017年1月—2020年12月 | 40万元 | 41661061 | 结题 |
6 | 高寒冻土区砾石覆盖对土壤侵蚀过程影响的研究 | 西藏农牧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基金 | 主持 | 2017年6月—2018年6月 | 10万元 | 2017TC027 | 结题 |
7 | 藏东横断山区干热河谷生物治理关键技术 |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地区自然基金项目 | 主持 | 2015年1月—2016年9月 | 6万元 | 2015ZR-13-36 | 结题 |
8 | 高山冻土土壤有机碳组分相应气候变化的分异规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 | 执行人 | 2023年01月-2027年12月 | 105万元 | 32241036 | 在研 |
9 | 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森林土壤调查及数据库构建 | 科技部子项 | 执行人 | 2021年12月— 2025年12月 | 28万元 | 2021FY100803 | 在研 |
10 | 藏东南冻融水力侵蚀交错带砾石空间分布格局及对土壤侵蚀影响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 | 执行人 | 2021年1月—2024年12月 | 36万元 | 32060370 | 在研 |
11 | 藏东南土壤有机碳高异质性成因与高精度量化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 | 执行人 | 2020年1月—2024年12月 | 75万元 | 41930754 | 在研 |
12 | 水土保持人才培养研究探索 | 教学 | 执行人 | 2022年5月— 2023年12月 | 5万元 | 710030005 | 结题 |
13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思政 | 教学思政 | 执行人 | 2022.05-2022.11 | 0.1万元 | 710030003 | 结题 |
14 | 高寒区线性工程生物治理关键技术—以拉林铁路为例 | 水利部植物管理开发中心 | 执行人 | 2017年6月—2019年12月 | 30万元 | 2017-zg-zx-57 | 结题 |
15 | 基于星地遥感数据的藏东南水蚀侵蚀控制因子研究及数字制图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 | 执行人 | 2015年1月-2018年12月 | 51万元 | 41461063 | 结题 |
16 | 基于中小尺度的高寒区冻融侵蚀产流产沙规律研究 |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地区自然基金项目 | 执行人 | 2017年1月—2018年6月 | 8万元 | 2016ZR-NY-04 | 结题 |
17 | 西藏地区森林土壤典型调查 |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子课题 | 执行人 | 2014年5月-2018年4月 | 20万元 | 2014FY120700 | 结题 |
18 | 高寒区冻融交替影响下的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中国农业大学 | 执行人 | 2015年5月- 2015年12月 | 5万元 | 2015TC024 | 结题 |
19 | 水土保持创新人才实践基地 |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中央奖补资金 | 执行人 | 2016年5月— 2017年12月 | 150万元 |
| 结题 |
20 | 水土保持创新人才实践基地 |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中央奖补资金 | 执行人 | 2016年6月— 2017年12月 | 170万元 |
| 结题 |
21 | 西藏古树空间分布格局及 健康评价 | 林学学科团队建设项目(校内外联合) | 参与人 | 2020年06月- 2021年11月 | 30万元 | 藏财预指2020-11-19 | 在研 |
22 | 《西藏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乡土教材编著 | 林学学科团队 建设项目 | 参与人 | 2020年06月- 2021年11月 | 10万元 | 藏财预指2020-11-14 | 在研 |
23 | 山南洛扎县古树 | 林草局 | 参与人 | 2022年10月- 2024年12月 | 6万元 |
| 在研 |
24 | 拉孜古树 | 拉孜林草局 | 参与人 | 2021-2022 | 50万元 |
| 结题 |
25 | 巴宜区古树 | 巴宜区林草局 | 参与人 | 2020-2022 | 20万元 |
| 结题 |
26 | 22古树名木 | 部队 | 参与人 | 2020年4月- 2021年4月 | 6万元 |
| 结题 |
27 | 实验地建设 | 浙江大学 | 参与人 | 2020年10月- 2024年12月 | 9.8万元 |
| 在研 |
28 | 水土保持学课程 |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 参与人 | 2015年1月- 2015年12月 | 9.8万元 |
| 结题 |
29 | 日喀则古树 | 日喀则林草局 | 参与人 | 2018-2019 | 28万元 |
| 结题 |
30 | 西藏自治区古树 | 西藏自治区林草局 | 参与人 | 2017-2019 | 65万元 |
| 结题 |
代表性论文
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近30余篇,出版专著4部。近年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 Dan,Wan,Fa-Hu,et al.Sediment delivery of partially-unfrozen loam soil rill by snow/glacier meltwater flow.[J].Scientific Reports, 2019.
[2] 梁万栋,王小姣,高志康,等.西藏尼洋河流域河谷地带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分布特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1(12):101-110. DOI:10.13207/j.cnki.jnwafu. 2023.12.011.
[3] 王小姣,梁万栋,万丹,等.青藏高原色季拉山流石滩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3,43(01):359-366
[4] 喻武,任德智,杨文姬,等.西藏米拉山土壤团聚体垂直地带性特征[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4(07):59-69.
[5] 喻武,任德智,张鹏,等.藏东南高寒土坡面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1,35(06):76-82.
[6] 喻武,王君惠,李小熊,等.高寒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7(05):455-461.
[7] 张鹏,李小熊,姚甜甜,等.藏东横断山区业拉山背风坡土壤理化性质垂直地带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08):111-118.
[8] 姚甜甜,张鹏,万丹,等.藏东南色季拉山迎风坡土壤物理性质垂直梯度差异性分析[J].北方园艺,2019,(24):94-102.
[9] 张鹏,姚甜甜,喻武,等.雅江流域干热河谷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39(04):9-17.
[10] 喻武,梁博,万丹,等.波密县通麦-八盖公路沿线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保护对策[J].高原农业,2019,3(03):239-248+254.
[11] 姚甜甜,张鹏,万丹,等.藏东南泥石流区土壤理化性质与可蚀性K值影响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9,50(02):245-249.
[12] 万丹,何财基,王玉民,等.藏东南高寒区尼洋河河谷地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抗蚀性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09):106-114.
[13] 梁博,聂晓刚,万丹,等.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典型林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K值影响[J].土壤学报,2018,55(06):1377-1388.
[14] 梁博,林田苗,任德智,等.土地利用方式对雅江中游土壤理化性质及颗粒分形特征的影响[J].土壤,2018,50(03):613-621.
[15] 聂晓刚,梁博,喻武,等.藏中半干旱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33(02):43-47.
[16] 聂晓刚,梁博,杨东升,等.色季拉山土壤抗蚀性空间差异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05):69-76.
[17] 万丹,梁博,喻武,等.藏东南泥石流沉积区植被演替过程物种多样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38(01):68-74.
[18] 万丹,梁博,聂晓刚,等.西藏色季拉山土壤物理性质垂直地带性[J].生态学报,2018,38(03):1065-1074.
[19] 梁博,聂晓刚,万丹,等.藏东南小型泥石流沉积区植被群落演替特征[J].西南农业学报,2017,30(06):1450-1457
学术专著:
(1) 《四川主要灌丛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主编,2017年。
(2) 《生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物实施手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编委,2021年。
(3) 《西藏核桃优良单株资源》,四川美术出版社, 编委,2022年。
(4) 《西藏核桃古树资源》,四川美术出版社, 编委,2022年。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西藏自治州林芝市巴宜区育才西路100号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邮编: 860000
Email: yuwu427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