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回到首页 >> 党团工会 >> 思政教育 >> 正文

牢记殷殷嘱托 肩负历史使命

——西藏农牧学院大力培养更多爱国爱藏、知农爱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者
思政教育  加入时间:2020-10-1 12:34:30     点击:2100
 
云丹加措 娄源冰
 
(转自:西藏日报 2020年9月6日)
 
  2019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是全面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总书记重要回信思想深邃、立意高远、内涵深刻、语重心长,指明了农业高校事业发展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农业高校的时代使命,字里行间饱含着总书记对全国高等农林教育的深切关怀和殷殷嘱托,是我们立足西藏、面向高原、服务“三农”,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大学的行动指南。西藏自治区党委及时召开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结合西藏实际提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重要举措,对西藏农牧学院的事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年来,西藏农牧学院党委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政治责任抓紧抓实,始终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强农兴农历史使命,团结奋进、开拓担当,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克难攻坚,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办学思路和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高度,总结经验、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以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充分肯定了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成绩,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规律,明确了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立足定位,明确提出了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为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提出了要求、提供了遵循。
 
  西藏农牧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结合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实际,深入思考总结办学历史、特色优势和实践经验,科学分析新时代新要求,坚持“拓展内涵发展道路,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发展水平”的办学理念,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抓机遇、谋改革,强特色、创发展,着眼于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助推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农牧大学。
 
  全面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突出政治建设、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党的领导贯穿学校工作全过程
 
  1.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院党委从强化党员责任担当、抓严抓实政治理论学习、扎实推进政治教育常态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方面着手,建立实施“十个一”政治理论学习模式,认真实施《全校党员队伍政治教育培训计划(2018-2020)》,推动党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贯彻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引领力和组织领导力,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二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了政治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
 
  2.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院党委修订了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党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建立健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注重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干事创业一条心、改革创新一盘棋、发展稳定一股劲的良好氛围。
 
  3.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院党委突出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和创新“三会一课”和“党员周五学习日”制度,创新方式载体,拓展党员教育管理路径;以基层党组织专项评估为抓手,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创新党支部设置、创新学习形式、创新工作方式、创新服务载体、创新党建品牌、创新考核内容”等工作,继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党支部“五化”、“双带头人”建设,实行了党支部工作纪实制度,以点带面、带动整体,提升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基层治理体系不断优化,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
 
  4.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院党委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记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生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与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严守授课纪律、学术规范,按照“六要”和“八个坚持”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争当“四有”好老师。
 
  时代大潮催人奋进,复兴征程再开新篇。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我们备受鼓舞、充满力量;回眸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我们肩负使命、任重道远。我们将牢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行,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力培养更好更多爱国爱藏、知农爱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者!
 
  以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1.突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引领功能进一步增强。学校从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着手,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新旧西藏对比、反分裂斗争、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教育,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着手,以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为示范,推进实施“十项育人”工程;实施《西藏农牧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成立“云端农情”思政工作室,推动“思政课程育人”和“课程思政育人”同向同行;建立宣传、学工、共青团、研究生等四部门学生工作例会制度,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着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通过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改进完善考核方式、深入研究课程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思政课堂主阵地作用更加明显。从打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着手,以“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学院“筹建精神”等红色基因为元素,大力实施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程、基础文明建设夯实工程、学风建设强力推进工程、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工程、学生干部队伍提升工程,并以其在“西藏的实践”为研究方向,倾力打造了集学生管理、研究、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良友工作室”,一批“思政品牌”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着手,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广泛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拓展社会教育资源,在“引进来”、“走出去”上取得新成效。从持续完善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机制着手,通过与政府、社会各界一道积极构建政府统筹、市场调节、学校主动、家长配合、社会支持、学生自主的六方联动就业创业工作大格局,不断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教育与实践、求职技能培训、创业实训孵化等环节,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广大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70%以上的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人民。
 
  2.突出内涵发展目标导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手,深入开展“课堂革命”活动,在学分制改革、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双万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12门课程获批自治区级“金课”,立项国家级、自治区级“双创”训练计划项目70项。从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着手,大力实施本科教育振兴计划、“卓越计划2.0”,深入开展 “新农科”建设,获批5个教育部“新农科”建设项目,位列全国农林高校前茅。“新工科”建设进展顺利,4个“新工科”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学校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建有教育部特色专业3个、全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4个、自治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4个、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点20个。从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着手,通过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教师培训进修计划、“雪域英才”资助计划等机制,推进师资队伍提质增效。现有专任教师39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42.7%;博士、硕士共282人。学校高层次人才建设取得进展,现有特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区首席专家3人。
 
  3.突出高原农业、高原生态的特色优势,加快推进学科建设。学校坚持社会需求导向,围绕独特的西藏生态环境和农业结构,有效整合现有学科优势,推动学科结构优化,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全面提升学校的战略竞争力。围绕学科方向、师资队伍、创新能力等关键要素,推动协同创新,创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知识高地,着力打造以“高原生态安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特色的新型高端智库。在高原农业方面,以规划建设的9个重点学科为基础,组建绿色种植、健康养殖、林业工程、资源利用、生态水利等5个核心团队;整合植物保护、藏药材、草业等创新团队力量,凝练建设4个学科方向,学科特色和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为申请博士学位授权点打下坚实基础。
 
  4.突出应用研究方向,科学研究水平持续增强。学校开展“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建设,推进不同学科间深度交叉融合、科研人员与区内外同行合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农牧业、高原生物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大项目申报、评审、组织实施,科技实力得到增强。截至 2020年8月,学校在研项目356项,累计到位经费2340万元;申报自治区科学技术奖5项,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3项,目前已立项省部级课题27项。作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西藏地区的主要参与单位,组织师生深度参与青藏高原二次科考研究,承担昆虫资源、昌都片区森林灌丛、生态安全屏障优化体系等4个重要子课题,相关工作和阶段性成果受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高度认可。
 
  5.突出“两条主线”,科技贡献率不断提升。学校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牢牢把握“高原农业、高原生态”两条主线,紧紧围绕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重点开展青稞增产、牦牛育肥、城郊畜牧业、乡村振兴、生态安全等应用研究,科技成果持续涌现,有效提升了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西藏农牧学院聚焦种植业,“种好一片田”。深入墨脱县、察隅县、波密县、巴宜区8个乡镇17个村的田间地头,开展春耕备耕及冬播作物肥水管理技术服务。围绕打造山南隆子县黑青稞产业,继续研发和示范高原黑青稞新型栽培模式,黑青稞试验田平均亩产达320公斤、增产95公斤,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西藏农牧学院聚焦畜牧业,“养肥一头牛”。提出基于健康养殖目标的班戈县畜牧业综合发展道路,班戈县畜牧业综合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初步筛选出适合当地人工割草地高产牧草品种3个,亩产鲜草分别达到2829公斤、2929公斤、4275公斤;建设退化、沙化恢复示范草地72亩,草地覆盖度由5%初步恢复到36.04%;研发出牦牛(绵羊)育肥配合饲料各三个配方,半放牧+半舍饲、放牧+补饲、舍饲三种育肥模式取得良好实效。围绕藏猪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规模养殖、产品加工、市场销售和人才培育等环节,有效运用现代科技健全林芝市藏猪产业技术体系,指导林芝市5个县(区)的10个藏猪规模化养殖场项目,协助推进巴宜区、工布江达县饲料厂项目建设。西藏农牧学院聚焦生态,“种活一棵树”。长期开展科技部和国家林草局森林生态系统野外定位观测与数据汇交,围绕森林水文、气候、土壤、生物等开展大量研究,为建设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科技支撑;建设西藏生态安全联合重点实验室,参与生态环境部3个环境生态监测站建设,建成雅江河谷站;积极参与消除“无树村、无树户”科研项目,“高寒高海拔地区木本植物生长限制因子与适应机制研究”进展顺利。西藏农牧学院对焦精准扶贫,助力产业振兴。依托精准扶贫工作队,组建产业扶贫专家团队,赴察隅县卡地新村及其他搬迁村开展调研,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为察瓦龙乡政府扶贫产业发展和野生仙人掌、突尼斯软籽石榴等特色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帮扶和决策参考。开展“三区人才”科技培训、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等工作,累计培训农牧民致富能人、驻村干部、扶贫专干、乡镇专技人员、科技特派员等3000余人次。
 

上一条:吴英杰在西藏农牧学院宣讲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时强调
下一条:我院举行“抗美援朝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5-2016  西藏农牧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网站制作和技术支持: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地址:西藏林芝市巴宜区育才西路100号  邮编:8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