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回到首页 >> 信息公开栏目 >> 学科专业建设 >> 特色专业  >> 正文

农学特色专业简介

 
特色专业  加入时间:2016-2-19 18:09:13     点击:2298

一、建设时间

2008年1月-2011年12月

二、建设内容

1、专业教师进修、深造

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建设期内,计划派2-4学术带头人到内地高校或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或学习提高。同时提供、创造条件,鼓励本专业教师学历提高1~3人,使学术梯队人员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

2、专业实验室建设

根据目前该专业的基本条件和状况,为保证其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强农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改善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条件,购置一批本专业急需的仪器设备,使本专业在教学和科研硬件设备方面达到国内同类专业一流水平。

3、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计划对现有的校内实习农场进行必要的维修和补充。同时, 同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联合,建立本专业拉萨校外学生实习基地。

4、图书资料建设

需要补充购置本专业的学术期刊、专业书籍,尤其是国外专业期刊和图书资料,建立一个小型图书室,以利于教师知识的更新和提高。

5、学术交流

首先,积极组织并鼓励教师参加本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学术研讨会,以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和进展。其次,要加强与国内外的科研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第三,开展学术专题讲座和系列讲座。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学,进行人员和技术培训,学习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6、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

对现有教学大纲进行完善和修订,使大纲不受教材的限制,根据教学计划来体现培养目标,规范教学内容、教材、学时等,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训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7、《西藏作物栽培学》教材的修改和完善

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和西藏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我们主编的农学专业核心课程《西藏作物栽培学》进行重新修订,补充最新的专业内容,重新出版,使之更加符合专业发展趋势和西藏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建设成效

1、构建了以一条主线(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二个循环(即让低年级学生开展初步的农事操作类的认知实习,高年级学生参加二个完全的生产周期或两个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环节)、四年不断线(即认知实践—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四个结合(即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基本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能力相结合)为核心的农学专业 “1244”实践教学体系,对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可以在我区农学及相关专业中推广应用。

2、与校外单位共建了具有相对固定的生活、学习条件,便于学生进行长期住宿、生活、实习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经过连续4年的实习,收到了良好的实习效果。这种实习基地的建设模式可供我区农学及其他相关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时参考。

3、针对传统的农学专业核心课程《作物栽培学》、《耕作学》、《育种学》实践教学中部分与脱节理论性过强的问题,编写出版了《西藏高原作物生产实践指导书》。经过4个年级、8个班级,约280名学生中的使用,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所用学时相对较少,但是收效非常明显,对他们增强实践动手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该教材可供西藏及气候类似地区高等农业院校农学及相关专业生产实践教学使用,也可供生产以及推广部门的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4、针对当前国内《高等数学》教材普遍存在理论性太强,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不适应西藏学生的实际的问题,编写出版了既突出高等数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又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的《高等数学及其应用》特色教材。已在2011级农学本科生中进行了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自2012年起,在我院农学、理学、管理学等门类的20余个专业中推广使用,师生反映良好。

5、针对全国统编《作物栽培学》教材虽然理论体系较为完整,但难以突出高原作物特点和西藏农业生产实际的情况,组织教师编写出版的《西藏高原作物栽培学》既突出了全国统编《作物栽培学》教材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又突出了高原作物特点和西藏农业生产实际。此外,还增加了大田实际操作关键技术。经过4个年级、8个班级的使用,学生普遍反映使用《西藏高原作物栽培学》教材后,明显加强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6、为适应学生创新性教育的需求,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高级耕作学》和《高级作物生理学》教材。为农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耕作学》和《植物生理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耕作学和生理学知识提供了教材支持。


上一条:林学特色专业简介
下一条:农业资源与环境特色专业简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5-2016  西藏农牧学院
网站制作和技术支持: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地址:西藏林芝市巴宜区育才西路100号  邮编:8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