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回到首页 >> 信息公开栏目 >> 学科专业建设 >> 特色专业  >> 正文

林学特色专业简介

 
特色专业  加入时间:2016-2-19 18:07:37     点击:2352

一、立项时间

于2010年由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周期为4年(2010.8—2014.8),参加人员林学教研室全体人员15人,参与校外共建的单位有:西藏自治区林业局、林芝地区林业局、西藏林升森工有限责任公司3家。

建设经费20.00万元。由于经费一直没到位,于2013年申请获得自治区教育厅资助经费20.00万元,建设周期延长至2017年。

二、建设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1)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进力度,整合学术梯队力量,促进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

(2)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积极发挥学院现有的学科、学位点和实验室平台作用,定期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作有关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方面的学术报告,选派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支持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合作研究,强化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提高。

(3)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教学督导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定期开展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评比、教学竞赛等活动,打造教学名师,构建教学团队,促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优化课程设置

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与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大板块构成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着力体现:①保证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夯实专业基础。②加强专业类系列课程,突出专业特色。③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力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技能培训。④确保通识教育课程,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2)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进一步严格现有教材选用、编写、审核制度,鼓励选用国家面向21 世纪教材和 “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积极组织编写或更新自选课程教材。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强化主干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完善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现有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重点支持“森林培育学”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全面推动其它各门课程的建设。

(3)强化实践教学

①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

坚持“抓三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推三新(新体系、新内容、新方法)、促三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改革思路,着力改革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单元性实验,增加综合性、整合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实习,用多学科的综合实习代替单一课程的实习,通过实习,建立课程间的广泛联系。

② 进一步加大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采取引导、指导、讨论、尝试、探索交流等形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生学习方式,加大开放实验力度,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不断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③进一步完善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体系建设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立足林芝林区,拓展拉萨、日喀则等地区。进一步扩充实习基地,不断总结和完善实践实习“前期培训——过程指导——后期总结”的三段式管理模式。首先,优化教学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吸收硕士研究生参与,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提高专业教学技能的前期培训效果。

其次,强化教学实习过程管理,坚持以带队教师和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双结合的指导制度,并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讲座等活动,促进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

④进一步做好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

加强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大应用类研究类论文选题比例,促进应用型后备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第一,毕业设计从模拟设计向真实设计转变,通过接受生产部门规划设计任务来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第二,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接受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强化毕业论文与创新性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尽早进入毕业论文工作,实现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互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管理体制改革建设

一是积极鼓励和支持高学历、高职称、担任专业建设管理工作,加强管理能力培训,注重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健全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科研对本科教学水平提高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充分调动教研室在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中的积极性,形成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三是完善课程负责人制度,构建“学院—教研室(实验中心)—课程负责人”三级管理模式;四是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坚持“教学一票否决制”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三、建设成效

1.师资队伍

加强高学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现已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发展态势优良的师资队伍。目前,林学专业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占60%,讲师2人,专职实验师1人, 5人已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

2.教学基础建设

(1)人才培养平台初见规模

支撑林学专业的二级学科“森林培育”学科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野生的植物保护与利用” 2010年被批准为硕士点。2011年,林学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包括森林培育、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四个二级学科。学科已经初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完成林学专业的教师归口。

本专业现有教学平台:

① 国家一类特色专业

② 卓越农林人才计划专业

③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

④ 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

⑤ 国家林木种植资源平台

⑥ 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

(2)实验室建设

由森林培育实验室、测树实验室、森林防火实验室组建成“西藏高原林业生态工程实验室”,2012年批准为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

(3)教育实践基地

①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对原园艺场进行改(扩)建。面积2.5亩,新建2座苗木培育温室,编写实习大纲与实习指导书。

②与自治区林业厅、林芝地区林业局合作共建2处校外实习基地:

拉萨教学实习基地——自治区林木科学研究院1处;

林芝教学实习基地——林芝林升森工有限责任公司(鲁朗实习基地)1处。

(4)图书网络资源

林学教研室不断更新和扩充教育类图书资料,征订重要学术期刊,图书资料达2000余种,期刊种类50余种。拥有农牧学院完整的网络资源。

3.教学改革成果

根据本专业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教学改革为抓手,课程建设为重点,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凸显了专业教学的特色,专业课程授课大多使用多媒体教学,现有《森林培育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等课程的多媒体课件10多个。针对专业核心课“森林培育学”知识体系比较宽泛的实际情况,按“种子与苗木” “造林”、“森林经营”模块,建立课程小组,开展教学。同时还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学改革成果。

课程建设:

① 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② 2门校级重点课程

③ 1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

④ 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⑤ 1门课程教学改革项目

4.科学研究成果

自2010年以来,本专业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国家教育部、国家林业局、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西藏自治区林业厅等部门攻关项目和重点项目10余项,累计经费600余万元。发表论文40余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15人次,被邀在各类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5人次,主办国内学术会议1次。

5、制度机制建设

已完成“重点实验室”管理等5项制度机制的建设。


上一条:动物医学特色专业简介
下一条:农学特色专业简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5-2016  西藏农牧学院
网站制作和技术支持: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地址:西藏林芝市巴宜区育才西路100号  邮编:8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