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12号),由我校李朝霞教授主持的“西藏新工科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刘志林副教授主持的“西藏高校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及杨林副教授主持的“‘一带一路’框架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等三项新工科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结题验收。
开展新工科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打好提升质量、推进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我校申报的三个项目于2018年成功入选,项目执行期间,各项目面向新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新路径,全面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围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聚焦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工程认证背景下复合型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途径;二是突出实践教学,努力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学徒制等新型教学模式,着力融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生产实践三个环节,扎实提升人才培养培养质量。
三个“新工科”项目的结题,对我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探索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落实工程认证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三个项目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为西藏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借鉴,为学校加快推进“新农科”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积累了经验。各有关单位应继续抓好项目后续建设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项目研究成果,积极推广成功经验,为推动学校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再建新功。
(供稿:教务处 审核:米玛顿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