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7 月,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张志伟参与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主持了生态安全屏障优化关键区域识别子课题——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优化体系土壤及生物量采集测定项目。

该课题主要针对青藏高原区域涉及的草地保护、人工造林、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等相关生态工程及不同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针对不同生态工程、海拔梯度、生态系统类型进行土壤和生物量采样。自项目开展以来,张志伟研究团队按照“三横三纵”多区域路线图,分别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等地进行土壤及生物量的样品采集及测定工作,共调查 624个样地,采集遥感数据验证点1200多个,采集土壤样品5600多份,生物量样品800多份,形成的电子资料约200G,考察里程共计 24000多公里。



依托该课题,张志伟研究团队对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地表覆被、生态环境现状、生态工程实施效益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不仅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优化关键区域识别、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优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锻炼培养了我校多位青年师生,开阔了师生眼界,丰富了师生学识,增强了师生科研业务水平。



据了解,张志伟研究团队人员包括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西藏农牧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中央民族大学、长安大学师生共计59人,其中西藏农牧学院参与34人。该项目在申报初期得到了我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实施过程中,学校各级领导和涉及专业教师关心帮助,团队所到地区相关工作部门鼎力支持,给予了团队成员极大的信心和鼓舞,也将激励他们带动更多农院人参与到科考工作中,为推动国家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供稿:院党委宣传部 审核: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