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苑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苑要闻 - 正文

【献礼党的二十大 农院十年发展巡礼】强化政治引领 促进能力提升 助推事业发展

发布日期:2022-10-18 浏览量:

  这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着力夯实党建基础,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为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01理想信念固根本强根基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三更”专题教育等,不断推动政治理论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广大党员在学懂上下功夫、弄通上有收获、做实上见成效。不断创新理论学习形式,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交流、专家讲座、三会一课等深化理论学习,通过发放理论图书、应知应会手册,观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以主题党团日、支部(云)共建、志愿服务等不断强化“沉浸式”体验教学,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党建进宿舍”“宿舍宣讲员”“党员亮身份、承诺践诺”等不断推进理论宣讲全覆盖、模范引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

02基层组织强建设夯基础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学校不断构建党建工作组织体系,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不断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目前学校7个二级单位党委,4个党总支,10个直属党支部,二级单位党委(党总支)下属党支部49个,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发挥;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

  不断推进党建创先,基层党组织“六创”活动持续深化,“三会一课”和党支部工作纪实更加规范,支部(云)共建等主题党日内容更加丰富。

  建设完成7个院(部)标准化党员活动室、6个党员之家、6个党员工作站,在学生宿舍中挂牌450余间党员宿舍,构建了“一学院一品牌一特色”的党建工作格局,“一支部一亮点”顺利推进。学校现有5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其中3个已通过验收),1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3个全区基层党建样板党支部均通过验收并挂牌。分层教育、分类实施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有效推进,党建带团建带工建成效显著。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持续强化。

  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村工作有序推进,近十年以来学校6次荣获自治区级优秀组织单位,8个驻村工作队荣获自治区级先进驻村工作队,31名队员荣获自治区级先进个人。

03干部人才提素质促发展   

 
  始终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民族地区干部“四个特别”的要求,坚持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不断调动各年龄阶段干部的积极性,累计提拔正处级干部39名,副处级干部57名,干部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民族结构不断优化,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增强。建立和完善了干部“用”“培”结合体制机制,大力实施干部能力提升计划,通过“网络+现场”干部培训模式,不断增强干部的“八项本领”和“七种能力”。

  积极发挥援藏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57名(人次)援藏干部人才和12名(人次)博士服务团到校任职。支持学校各类干部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参政议政。大力实施干部人才学历提升计划,专任教师博士学位由2012年来的5.8%上升到12.4%,硕士学位由2012年18.8%上升到58.4%。目前,学校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1人,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区首席专家3人,自治区二级岗教授7人,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自治区教学名师6人、自治区师德标兵1人。通过柔性人才引进6批34人。

04管理制度重激励强保障 


  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修订完善学校《教职工管理办法(暂行)》《教职工请销假管理办法(试行)》《教职工离职管理办法(试行)》《教职工在职攻读研究生管理办法》等,搭建新时代大学制度体系,有效保障干部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持续深化职称评审改革,制定学院《职称评审办法(暂行)》、《教师系列职称评审细则(暂行)》、《思政系列职称评审细则(暂行)》等职称评审文件,逐步扭转轻教学、轻育人重科研等倾向,为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工作和程序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聘用办法》,完成2轮岗位聘用工作,持续推进学校各类工作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制定学院《教师课时量计算及超课时补助发放管理办法(试行)》《教学课时量计算细则》等,调动了全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规范了教学管理,确保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

    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调查处理办法(试行)》等,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日常工作,严格执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度,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十年来,评聘高级职称173名,其中正高级46名、副高级127名;评聘及转定中级职称127名。

  十年来,学校基层党建更加夯实、人事制度更加完善、干部人才队伍不断加强,管理服务保障有效提升,为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供稿:院党委组织部  审核:毛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