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促进研究生导师自身素质、指导水平和培养质量的提升,按照需求导向、模块培训、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思路,我校于10月初启动年度导师培训工作。
需求导向,精准谋划。为准确把握研究生导师对培训的需求,做到按需培训、注重质量、提升导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研究生处组织专人从导师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专家等5个维度设置了培训调查问卷,共96名导师参与问卷调查,通过细致归类与分析,为下一步开展导师培训提供了参考和针对性。

模块培训,科学组合。为做到满足广大导师培训需求,克服疫情现状,我校首次依靠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平台对导师开展模块培训工作。本次培训主要围绕“课程学习、主题研讨、研修总结”三个模块进行。其中课程学习结合需求调研的结果,经多次交流、筛选课程资源,重点围绕“使命为引,锤炼过硬政治素质;立德有道,涵养高尚师德师风;育人有术,练就精湛业务素质”三大方面设置了39门课程供导师自主选择。为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确定以“基于任务”和“关注过程”为原则的考核方法,培训将从过程性与获得感两个维度对导师进行考核,通过者将发放导师培训合格证书。截止目前,我校已有40多人开始了线上学习。
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丰富导师培训形式。为补充自学的不足,针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以及导师们在指导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我校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协助下,邀请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社长周文辉教授作了《研究生教育研究前沿与论文撰写》报告,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点,并就研究生教育定位、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小玲教授作了《关于构建良好导学关系的几个思考》报告,围绕研究生教育中导学关系的现状,从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度探析,并就研究生导师如何加强自身素质和修养提出来自己的观点。我校共有60余名导师进行了集中学习。
2023年,学校将持续推进导师培训向深入发展,丰富培训方式,组织开展导师交流研讨、导师沙龙等集中活动。本次导师培训得到了各学院(所)的大力支持。通过此次培训,研究生导师要继续秉承“博学为农、精业兴藏”的农院校训,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和学校“筹建精神”,营造以师为先的育人氛围,为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学科建设和更名申博工作做出应有贡献。
(供稿:研究生处 审核: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