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胡荣桂教授应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邀请,在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作题为“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及机制”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罗大庆副所长主持,学校相关专业老师及生态所教职工、研究生参加此次学术报告。

胡荣桂教授的报告围绕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及机制的总体思考、目前开展的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展开。此次报告就为什么要减排、农业活动如何实现增汇和减排、增汇和减排的土壤过程机制三个方面对开展的科学研究与大家进行交流。20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急剧增加,近10年的平均气温超过了19世纪后期1.1℃,2020年全球甲烷气体浓度达到了1889ppb,是工业化时代前的2.62倍,减少大气中甲烷的排放对短时间内缓解全球变暖更为有效。他指出不同技术、模式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化学过程、微生物过程控制排放;调控碳氮比例及其生物有效性,相关过程微生物基因丰度、酶活性等可达到减排的效果;农田不同利用方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不一样。

报告结束后,参会老师和同学们与胡荣桂教授进行交流。通过此次学术会议使大家对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排放机制有了新的认识。
(供稿:生态所 审核: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