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西藏河湖水-沙-能非均衡调控与水工程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水循环非均衡理论的交流与发展,确保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研发与转化重点专项《西藏河湖水-沙-能非均衡调控与水工程安全关键技术推广示范》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果,3月29日下午西藏农牧学院在林芝组织举办了第一届水循环非均衡理论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昌明先生,西藏农牧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项目首席科学家巩同梁教授,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党委书记傅旭东教授、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铁健研究员,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赵勇研究员,河海大学长江保护研究院副院长金君良教授、连炎清教授,水利部牧区水利研究所林周野外站站长汤鹏程研究员,西藏农牧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陈亮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桑燕芳研究员及来自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中水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藏农牧学院等项目研究和协作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共120余人参加线上或线下学术研讨会。会议由西藏农牧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罗红英教授主持。


本次研讨会依托2025 年西藏自治区重点研发及转化重点专项,各课题负责人围绕水循环非均衡现象-过程-判识-监测预警-调控与本课题研究内容结合做主旨报告,就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关键技术及创新点、技术路线与年度计划、预期成果与指标考核、研究团队与任务分工方面作了详细解读。报告内容深入阐述了各课题的核心研究方向和技术路径,明确了年度工作计划和预期成果,并对团队分工与协作机制进行了详细说明。学术会议前后,项目组还组织参会人员赴水循环野外站、觉木河流域试验站、措姆钦冰湖、林周彭波农场野外站、旁多水利枢纽等开展现场勘察调研,协调安排部署相关现场监测、实验、研究工作,各负责人均表示将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推进,继续深入研究和解释水循环非均衡现象-事件-过程-机理,紧扣项目总体目标和研究任务有序推进,为项目整体实施提供坚实保障,及时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助力西藏“四件大事”和“四个创建”。
文/图:王鹏
审校:巩同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