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苑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苑要闻 - 正文

【全国两会】西藏农牧学院干部师生热议全国两会教育话题

发布日期:2025-03-09 浏览量: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4年教育工作,对2025年教育工作任务进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地方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多次强调,要切实发挥好教育、科技、人才在新质生产力中的战略性支撑作用,两会教育话题引发西藏农牧学院干部师生热议,大家结合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的印发等畅谈感受感想,纷纷表示对我们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充满信心,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达娃说:“作为一名西藏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聚焦‘高原农业、高原生态、高原水电’三条主线,聚力服务‘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农业高校发展注入新动能。植物科学学院院长次仁央金谈到:“作为西藏农业领域唯一一所高校,我院正以作物学科建设为突破口,以“种好一块地”为己任,奋力书写服务高原农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新篇章。与此同时,学院聚焦“大国三农”情怀培养,将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呼应了报告中“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调配机制”的要求,这些实践不仅体现了农业高校在乡村振兴中的使命担当,更彰显了教育强国战略下“学科—产业—人才”协同发展的深远意义。我们将继续在区党委和校党委领导下,奋力前行。”

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成就和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孙磊感慨道:“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擘画蓝图,《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印发,更是令我们倍感振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校动物科学学院在过去一年里,大力推广以‘科技小院’为支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师生深入田间助力农牧产业发展,彰显了教育服务社会的担当。我们对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充满信心。未来,学院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为西藏教育事业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校党委宣传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李华兴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作为一名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立足于西藏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基础,应该紧跟党和国家脚步,学思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立德树人和培根铸魂两个层面着眼发力,贡献青春之力。一方面,紧抓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平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为西藏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更好更多爱党报国兴藏的新时代好青年。另一方面,站稳把牢意识形态阵地,展现好思政课教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风貌,用手中之笔、口中之言,身体力行地播散党的思想,为西藏发展新质生产力荡涤污浊之音、凝心聚力铸魂!”

全国两会聚焦教育强国建设提出了许多目标任务,让广大青年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022级本科班李聪同学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作为一名在校生,我对此充满期待。高校坚持分类发展,将有利于明确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将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不仅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也能让我们在学习中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一名水利学子,我坚信教育改革的深化将为国家输送更多创新型技术人才。未来,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积极参与节水技术研发和乡村供水系统优化等课题研究,夯实专业本领,用实际行动助力教育强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应用化学2022级本科班的白应平同学说:“全国教育大会系统部署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路径。强调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充分彰显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加之今年两会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行动指南,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迈入提质增效新阶段。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当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专业知识,成为知识型、创新型的人才,紧密与时代的脉动对接,掌握前沿科技、文化和思想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不断努力和成长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国家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各二级单位

整理: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