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承载着亿万中国人民的期待与梦想,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西藏农牧学院干部师生热切关注、满怀期待,在人工智能、教育改革、青年发展、就业创业、生态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畅谈期盼与建议,大家热切希望两会代表委员们能积极建言、精准献策,为各领域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助推西藏高等教育再上新台阶。
学生工作处处长赵德军说:“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我对两会在高校一站式服务提质增效方面满怀期待,希望两会能推动高校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洞察学生需求。通过一站式平台,整合学生工作业务、打通信息传输渠道,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搭建线上互动反馈专区,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学生服务质量。同时,期望两会能助力高校引入更多社会资源,比如企业实习推荐、技能培训合作等,融入一站式服务平台,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接触到实际生产和市场需求,掌握实用技能,为干事创业做好充分准备,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的高效、全面与贴心,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教务处副处长黎普明说:“作为西部农林类高校,我们希望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下,获得内地兄弟院校持续的支持和帮助,将新的教育理念、好的教育方法、优的教育手段、精的教育平台带到西部,不断提升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我们将积极行动起来,同内地兄弟高校一起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强国规划纲要,努力为‘十五五’开篇谋划布局,为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区而不断努力。”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校办公室副主任黄本林说:“希望今年的两会能够围绕高等教育领域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和专业,加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方面进行深入讨论,作出具体部署,更好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奠定更加坚实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支撑。”
西藏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让我们看到生态建设不仅是责任,也是机遇。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年教师李永霞副教授说:“期盼两会能在推动‘双一流’建设、赋能特色学科发展方面有更多政策倾斜,希望我校的生态学科能从课堂走向产业,增设高原生态研究实验室,实现真正的产学研结合;呼吁深化校企合作共创新,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让课堂与生产无缝衔接,让雪域青年的技能之花绽放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的天地中;期望我们的学者走出去,把外面的优秀人才迎进来,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互促平台,为生态建设汇聚智慧之力。”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校团委工作人员卓玛措姆说:“近年来,国家在就业创业、教育公平、科技创新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惠及青年的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我期待今年的两会能够进一步聚焦青年发展,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政策支持,继续深化这些领域的改革,特别期待在青年就业创业、青年心理健康、青年住房保障等现实问题中有新的政策支持,推动构建更加完善的青年服务体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二班的多吉占堆同学感慨到:“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学习成长的这些年,我见证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我的家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今,农牧区的发展越来越好,农牧区的变化也越来越大,愿意返乡就业创业的青年学子也越来越多,在西藏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我们区内涉农高校的学生将大有可为,我期待着两会能够提出更多更优助力西藏乡村振兴的好政策、好举措,吸引更多青年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为家乡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面对仍旧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全社会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代龙顺说:“期盼两会能够出台更多惠及青年群体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创业环境、加强校企交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平台机会、资金支持和优质就业服务。同时,希望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基层,让其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有强大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全国两会必不可少的热点话题。植物科学学院2022级农艺与种业研究生李冬玉说:“作为涉农高校学子,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我的目光将聚焦到智能农业、农业技术创新发展、产业升级、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我期待着全国两会的新提案新举措能够为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提供新机遇新挑战,让我们涉农学子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勇于创新探索,积极主动作为,发挥专业特长,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来源:各二级单位
整理: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