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承担的“西藏生物遗传资源的地方立法保护研究”、“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西藏农牧民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对家畜出栏率的影响”等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经过课题组三年不懈努力,均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研究目标,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鉴定。
“西藏生物遗传资源的地方立法保护研究”项目组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为法源,在分析世界各国对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及其立场的基础上,评析了我国现有的生物资源制度,提出了西藏地方立法来保护西藏的生物遗传资源的对策。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项目组对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市场价值法详细评价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直接经济效益,然后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工布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及其价值进行了评估,最后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该区的社会效益,进而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藏农牧民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对家畜出栏率的影响”项目组对西藏那曲、日喀则、山南、阿里等四个地市的相关纯牧业县或半农半牧县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从经济社会和传统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家畜出栏率的各种因素,针对性的开展了提高出栏率的实用技术研究,提出“冬圈夏草”方案,并就此项方案对农牧民进行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