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西藏自治区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谭云高、副主任杨光洪等一行四人到我院检查指导工作,重点考察了兰小中副教授承担的“西藏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强巴央宗教授承担的“藏猪品种改良及高效养殖技术集成研究”两个项目执行情况。副院长郑维列,林芝地区政协副主席薛光明、地区科技局局长刘成利等陪同调研。
在科研处副处长刘翠花及相关课题负责人的陪同下,谭云高主任一行实地考察了牧场藏药材种质资源圃及藏猪养殖基地。考察中,谭云高主任对两个项目的执行情况非常满意,对课题组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此两个项目的实施,对保护和开发我区动植物资源、农牧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藏药材研究,我院建立了藏药材种质资源圃,章麦村藏药材种植基地已扩大到200亩。收集了喜马拉雅紫茉莉、波棱瓜、翼首草、甘青青兰等20多个不同种源地藏药材品种,通过种子资源收集、繁殖与保存,喜马拉雅紫茉莉、打箭菊、翼首草等濒危藏药材品种可实现规模化种植。截至目前,已累计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1项成果获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二等奖。
针对藏猪研究,我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西藏重大专项等课题,形成了高原畜禽重要性状遗传规律与种质资源研究、高原畜禽低氧适应性遗传机理研究、高原动物细胞与胚胎研究等三个主要方向,拥有西藏高校重点实验室——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实验室,在工布江达县和学院实习基地建立了两个藏猪保种场,目前保种超过100头。在工布江达县措高乡措高村,按照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从高产仔数和生长快及瘦肉率高两个方向进行选育,建立了1个藏猪选育基础群,进行两品系生产性能测定,选育藏猪品系2个。此外,还完成了藏猪种群生态行为和采食食物种类调查、全区七地市藏猪资源统计调查等工作,2011至2013年已完成藏猪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藏猪国家标准正在积极申请中。目前,课题组在工布江达县又开展了50户示范户建设工作,并同工布江达县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西藏升阳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制定藏猪产业开发实施方案,走向生产第一线,与当地政府和企业之间开展合作,进一步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模式,积极推动我区特色养殖业的发展。

视察藏猪养殖基地(后排右二为西藏自治区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谭云高)

藏猪项目组汇报工作

视察藏药材种质资源圃(右一为西藏自治区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杨光洪)

藏药材项目组汇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