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苑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苑要闻 - 正文

我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

发布日期:2015-04-17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日前,学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舆论阵地建设为重点,为学院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化各级党组织理论武装工作。加强各级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重点抓好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制定学习计划、丰富学习形式、完善学习制度,积极开展学习研讨交流活动,推动学习不断深入。突出时效性和针对性,利用数字化载体和网络平台,加强中心组成员对时政要闻的学习、研析和讨论,推动理论学习信息化建设与创新。对中心组集体学习、阅读著作、撰写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提出更高要求,为全院教职员工理论学习、研究与应用树立典范。各二级党组织通过党日活动、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开展集中学习,坚持并完善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记录、有考勤、有笔记。坚持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以实践升华理论、推动工作,进一步增强全院党员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的学习力、创新力和凝聚力。
  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领导权。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教育相结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励志文化、新兴文化和学习工作实际,推动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纵深发展。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注重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积极唱响时代主旋律。深入持久地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坚持上好开学第一课,认真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定期开展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研判学院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打牢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扎实推动依法治校。积极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正校风、建教风、促学风,推行素质教育,建立精神文明建设检查、考核、激励的长效机制,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健康、向上发展。
  壮大校园主流思想舆论。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创新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梦、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三进”工作。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横幅标语、板报橱窗等平台,加强先进典型宣传工作力度,把传统的宣传阵地打造为接地气、有灵气、聚人气、鼓士气的文化育人平台。积极主动适应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新形势,重视网络舆论引导,抓好校、院两级网站、学生社团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网络平台建设与管理,推进校园净网活动,建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增强线上线下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方位多角度打造宣传平台,重点建设教室、实验室、阅览室、食堂等文化育人环境,打造墙面文化、区角文化,抓好大学生宿舍文化活动,推进大学生文化长廊、西藏农耕文明博物馆等校园文化场所建设。加强舆论宣传阵地制度建设与管理,规范管理班级黑板报、学生社团网络平台等,加强日常课堂教学管理,决不给任何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途径。
  建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宣传思想工作和网络技术管理队伍,二级党组织书记和学生工作主管领导队伍,学生党员、团学干部和班级骨干队伍,加强宣传思想工作者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充分发挥各自承担的角色优势,履行相通的育人职责,增强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业务能力。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建立严格的教师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培养,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建好教工之家,建立一套符合宣传思想工作实际、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奖励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保障机制,确保宣传思想工作有干劲、有激情、有创新、有活力。

(文/院办公室 编辑/张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