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我院科协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作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等各项工作,对活跃学术气氛、提高我区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自治区科协的高度认可并多次受到表彰。今年,我院再次被评为2011—2015年度自治区科协系统先进集体,我院李萍老师被评为2011—201年度自治区科协系统先进个人。
深入开展学术论坛活动,活跃学术气氛。2011—2015年,我院科协邀请校内经验丰富教师做专题学术报告105场,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海大学、中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的专家来我院作学术报告126场次。报告内容涵盖农学、哲学、生态学、经济学、动物科学、水利工程、特色产业等诸多领域,有效开拓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活跃了科研思维;增进了我院与内地各研究院所、各地市之间的合作交流,激发了我院教师投身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科协成员结合林芝地区实际,联合高原生态学会,利用每年的“科技活动周”及“科普活动日”,精心策划、认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活动。2011—2015年期间,我院科协共发放贴近广大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科普宣传资料近8000份,展出科普展板50幅,免费为广大农牧民群众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内容涉及食品安全、生态环保、应急避险、健康生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藏鸡产蛋下降综合症及其防治、仔猪黄痢病及防治、常见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诸多方面,不仅宣传了科学思想,弘扬了科学精神,同时也大力宣传了我院科研成果。
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三农”活动。充分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组织科协成员通过科技培训、技术咨询与指导、规划设计、工程检测、科技示范等方式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全力为山南曲松县罗布萨铬铁矿山、西藏屋脊之宝、工布乳业等企业排扰解难,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为林芝地区发改委、环保局、农牧局、墨脱县等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完成藏药产业规划、生态城镇规划、肉奶牛养殖规划、扶贫、低产田改造、土地治理、灌溉渠工程、林芝地区旅游调查、荒地开发利用规划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并以挂袋栽培的新型模式帮助米林县帮仲菌类合作社有效解决了黑木耳人工栽培浪费土地且产量低下问题,木耳产量比以往增产40%;通过“项目实施与强基惠民相结合”、“万名专家下基层”和“科技下乡”等方式培训广大农牧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2011—2015年间,我院科协先后承担各类社会服务200余项,承办各级各类培训班44班次,利用科研项目对农牧民开展玉米新品种种植和藏香猪、藏鸡饲养等实用技术培训累计达5800余人次。
扎实开展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活动。我院科协定期组织会员座谈,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大家工作中的困难,倾听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呼声,努力为他们提供有效服务,协助有关方面解决科技工作者的具体困难,为我院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宽松的学术交流氛围。
(新闻来源/院办公室 采编/张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