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通过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
规划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立足学院实际,明确提出我院办学使命“致力于培养西藏农牧业发展、高原生态文明传承、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所需人才及科技支撑”,明确实施“五大工程”完成“三项工作”、加强“四项建设”促进“三项改革”的“5343”发展战略,即实施“龙头工程”,依托特色优势学科,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实施“重点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施“提升工程”,推动科技创新与平台建设,实现社会服务能力飞跃;实施“人才工程”,引进培养相结合,建设结构合理的稳定师资队伍;实施“基础工程”,创建服务高效的保障体系,确保现代校园安全稳定。完成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工作”。加强党组织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四项建设”,着力推进办学运行体制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后勤科学管理改革。对学科、专业、科研、师资等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可量化指标:学院办学规模达到8000人,重点建设7个一级学科,在高原特色领域组建3~5个学科(群),部分学科达到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围绕产业优化40个本科专业,构建植物生产类、资源环境类、工程技术类等10个外有产业链内有学科链的专业群,形成以类、群、专业为构架的专业体系建设新模式;根据“搭平台、接地气”组建3~5个科研团队,年到位经费提高10%;通过引进培养达到500人左右的专职教师队伍。
早在2014年11月20日,学院就召开全体中层领导会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流程图和时间表,正式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2014年底,各二级单位完成各自规划初稿。2015年3月至5月份,分别召开教授、教学单位、职能处室和分管院领导研讨会,重点讨论各项指标的分解与匹配问题,6月份完成学院整体规划和五个专项规划初稿,开始广泛征求意见阶段。9月,结合对内地高校的调研,学院提出“5343”发展战略,对规划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和指标具体细化工作,10月完成了整体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再次广泛征求意见。11月完成规划的统稿工作,并征求了自治区部分厅局和对口支援高校的建议。历时一年整,集全院智慧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终于完工。
目前,各有关部门正根据学院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5个专项规划和本单位“十三五”发展规划,同时全面征求自治区相关主管部门对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意见。待明年初根据国家、自治区及各行业部门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提交院学术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
(新闻来源/院办公室 采编/张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