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苑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苑要闻 - 正文

[人才培养]资源与环境学院开展水土保持专业创新实训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8-04-03 浏览量:

  2016年5月以来,资源与环境学院结合西藏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水土保持专业创新实训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诸多有益成果。
  大胆创新教学与考核新模式。为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服务西藏生态环境建设的能力,资源与环境学院以2016级水土保持专科和2015级水土保持本科专业为重点,开展“西藏优良水土保持植物的筛选与培育”实训,将专业学习融入实践训练,改变原有的考核方式,组织学生利用寒假对各自家乡优良水土保持植物的种类与分布进行调查,筛选3种以上植物并带回学校,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开展引种驯化试验,并以此作为学生毕业实习的主要内容,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
  强化教师科技队伍创新训练。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创新实训,水土保持专业教师在教学之余,积极开展了垂直地带土壤抗蚀性差异评价、雅江河谷生物多样性以及拉林铁路破坏地生物治理技术研究的工作。截止目前,西藏各典型退化生态和地貌类型的土壤基本收集完成,西藏优良水土保持植物种质资源圃的建设也初具规模,为《水土保持植物开发与利用》、《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改革收集了大量乡土素材。同时,老师们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锻炼,更进一步了解了西藏生态环境中水土保持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地方水土保持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撰稿:喻武

水土保持专业师资团队

同学们从家乡采集的优良水土保持植物(1)

同学们从家乡采集的优良水土保持植物(2)

开展引种驯化试验(1)

开展引种驯化试验(2)

日常管护精心到位(1)

日常管护精心到位(2)

从全区各地带回的土壤样品(1)

从全区各地带回的土壤样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