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88岁高龄的徐凤翔教授再次回西藏农牧学院访问,与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云丹加措,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学,副院长郑维列等在藏式会议室交流座谈。

座谈中,徐凤翔教授深情回顾了自己的在藏工作岁月,说明了此行的主要目的以及行程安排,并对高原生态学科建设、校史馆建设等提出了宝贵意见与建议。云丹加措和高学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对徐凤翔教授为西藏农牧学院特别是西藏的高原生态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指出徐凤翔教授高尚的个人情操、敬业的科研态度以及对西藏的深情厚谊,是农牧学院建设与发展史上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对全校师生都是极大的鼓舞!他们向徐凤翔教授介绍了自治区党委、政府近几年在西藏高原生态建设及其生态文明保护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美丽西藏”指示情况,以及学校党委、行政在高原生态学科建设方面所做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工作,并表示学校将不遗余力地围绕“高原生态、高原农业”两条主线,扎实做好高原生态学科建设与发展工作,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徐凤翔教授于1955年毕业于南京林学院并留校任教,1978年至1980年援藏,1981年至1984年每年进藏考察,1985年调藏工作。系高原森林生态学开拓者,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创建人、第一任所长,北京灵山生态研究所创建人、所长。她40多年来为探索、揭示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的内涵,考察了全国65个主要林区,其中西藏的主要林区20多处,考察行程13万余公里,取得了大量珍贵的数据、标本和图像资料,在许多方面填补了高原生态研究的空白,被誉为西藏高原的“森林女神”。她也是文学家黄宗英笔下《小木屋》的主人翁。在藏工作期间,徐凤翔教授为高原生态学科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并在高原生态科学研究等方面起到了引领与推动作用。
2018年,是徐凤翔教授赴藏教研40周年,是西藏高原生态学科创建40周年,也是徐凤翔教授与文学家黄宗英科艺情缘40周年。为了完成心愿,徐凤翔教授于耄耋之年重回西藏考察,倾尽毕生精力推进西藏的高原生态学科建设。根据行程安排,徐凤翔教授将再次考察藏东南、岗乡等地,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资源与环境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座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