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2日下午,我所全体在校教职工在高原生态研究所会议室举行了“生态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会议由徐阿生所长主持。
首先,徐所长就国内的生态学科和我所建设的生态学科进行了比较,提出主要不足和差距在于面对新世纪对地方高校的新要求,本学科较之国内一流水平学科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平台层次尚低,学科资源整合力不够,优势发挥不显著;争取研究经费渠道不广,研究经费相对不足,高级别项目难以有较大突破;学科队伍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高级别研究成果、研究奖项、论文等数量明显不足等,尚有待今后加以改善。
其次与会者围绕学科建设进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形成如下建议或保障措施:一是思想认识问题。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制高点,高校的竞争,其实质就是学科的竞争。世界上一流的大学肯定首先是因其有一流的学科,不建设一流的学科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大学。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此,须加强统一领导,多部门参与,齐抓共管,通力协作,须充分认识到在西藏这个生态条件非常特殊且具有很多生态优势的地区,建设好生态学学科,不但意义重大而且特色鲜明。二是运行机制问题。科技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够科学,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营造竞争向上的学术环境。学科建设水平与建设效益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不健全,投入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学科建设管理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三是经费保障问题。作为一门已经具有一定学术研究基础的学科,能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由经费投入的多少决定的。缺少必要的经费保障,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等创新性基础工作就无法开展,教育改革不可能深入,学科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因此而严重受挫。四是重新申报生态学硕士点。建议我所职工重新整理思路,统一思想,整合资源,申报生态学硕士点。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我所后期生态学科建设理清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