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苑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苑要闻 - 正文

[科研动态]西藏农牧学院顺利推进隆子黑青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发布日期:2019-04-26 浏览量:

  为贯彻落实“聚焦种植业,种好一片地,助推精准扶贫”,西藏农牧学院大力实施一院一特色一品牌战略,2018年年底,在隆子县委、县政府、县农牧局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助下,西藏农牧学院派出以王建林教授为组长的项目组,在隆子县开展了“隆子黑青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该项目由隆子县出资150万元,在隆子黑青稞主产区选择200亩试验与示范地,西藏农牧学院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多学科的力量进行协同攻关,重点开展黑青稞丰产专用肥研发、盐碱改良技术研究、丰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工作。项目力争用1年时间,突破制约黑青稞产量提高过程中的关键限制因素,研发成功黑青稞专用肥1种、盐碱地改良技术1-2套、黑青稞节水——省肥——简化管理——丰产栽培技术模式2~3种。最终实现实验区黑青稞平均产量增产60斤/亩,为隆子县黑青稞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019年3月,王建林一行到达距离县城约50公里(其中35公里为土路)、海拔4200m、气候寒冷多变、土壤多砾石、物资采购困难的隆子县热荣乡袄塘村,在热荣乡、袄塘村的协助下,项目组克服种种困难,严格按照2019年度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全面安排并完成200亩试验田的灌溉、播种等春播作业。

  工作中,项目组采集了相关土样,测定了土壤盐碱度等相关指标,根据隆子县土壤偏盐碱性的情况,采用专门研发的新型土壤处理剂和新型肥料,针对性开展实验田田间施肥及土壤处理;在进行田间播种时,项目组用研发的2种大型新型农业机械,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在播种环节,项目组广泛组织当地村民参与整个过程,进一步促进当地农民科技水平,提高科学意识。